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四说     
按《说文·言部》里的解释:“说,释也。从言、兑”,其本义为“喜悦”。这一本义最常见例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李白乘舟姜育恒,忽闻岸上黄秋生。桃花潭水杨千嫜,不及汪伦宋祖英”……这首由网友东东枪翻写的古诗在言说怎样的心绪?谜底绝非一个。不过,无论谜底为何,如是言说才华横溢,聪明透顶。  相似文献   
2.
山里的百灵     
宋祖英,来自湖南湘西农家,1991年于中央民族学院音乐舞蹈系毕业后调入解放军海政歌舞团。她嗓音甜美,音域宽广,声情并茂的演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是中国当代最具实力的青年歌手之一。十年来,宋祖英每年要下部队为战士演出80-100场,这不仅锻炼了她自己,而且使她对军人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那就是军人为人民无怨无悔的奉  相似文献   
3.
2003年10月,中国歌唱家宋祖英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办的个人演唱音乐会赢得满堂喝彩,获得一致好评。对于我国目前的声乐教育来说,宋祖英声乐演唱的成功有不少有益的启示。一、科学性此次维也纳个人演唱会上,宋祖英共演唱15首中外歌曲。她不仅完整传达出像《茉莉花》、《龙船调》这样的传统中国民歌所具有的情感,还准确地表达出像《我是快乐的邮递员》这类欧洲歌曲的神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宋祖英在声乐学习上所走的路子是对的,她所接受的声乐教学的思想与观念是科学的。众所周知,声乐教学与演唱的科学性要求歌唱者必须了解人体发声的生理及…  相似文献   
4.
邱长莲 《教书育人》2008,(11):21-21
古人讲名师出高徒,小平同志讲教育的关健在教师,其本质意义是一样的。孔子一生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中央音乐学院院长金铁霖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艺术家,宋祖英等一批知名的艺术家就是他的学生。名师教的学生就是不一样。由此可见,好教师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是何等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成为好教师和名师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扎实功底的好教师。  相似文献   
5.
《上海教育》2008,(7):4-4
全国“两会”上,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从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委员们在提案中表示,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知晓繁体字,就是知晓中国汉字的由来、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而汉字的简化是一种进步的表现,但同时也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隔断。  相似文献   
6.
梦绕吊脚楼     
黄愚 《湖南档案》2009,(7):44-45
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早年靠一首优美传神的“小背篓,晃悠悠,歌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的歌曲敲开了歌唱艺术殿堂的大门,之后一路走红,名扬全国乃至全世界。宋祖英歌中演绎的“小背篓”、“吊脚楼”不知令多少人陶醉、神往。  相似文献   
7.
沈燕  晨阳 《八小时以外》2010,(11):86-88
(A)七年前,我跟安冬同年大学毕业,因在北大附近合租一套简陋的民房准备考研而相识。他有一个高挑漂亮的女友,跟着他从老家一起来北京,那女孩叫覃莉,从小学习美声,一心想成为像宋祖英一样的歌唱家。  相似文献   
8.
从鲁迅收藏的<老鼠取亲>梅山年画和宋祖英从<小背篓>唱向世界和贺绿汀的<牧童短笛>在世界演奏以及北京奥运会上表演梅山舞蹈<毛古斯>和傩戏等,可认定梅山文化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珊  王欢 《华章》2012,(20)
彭丽媛、宋祖英是当前民族声乐舞台上两位优秀的歌唱家,不管是从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还是如何与西方歌唱技术结合的问题上,两位歌唱家均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对两位歌唱家的演唱风格进行对比,总结出她们的共性及个性特征,希望声乐学于从中得到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宋祖英在庆祝香港回归晚会上演唱的《相约在月圆时节》如泣如诉,亦悲亦欢,具有强烈的心灵震撼力.她对歌曲思想的合理演绎深化、升华了歌唱的内涵,对歌曲的特别处理增加了歌唱的魅力,注入的浓烈情感强化了歌唱的感染力,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