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医古文教材《华佗传》中"陈叔山小男"一则医案,历来在理解上容易产生分歧,本文就此略作探讨,并对文中的"四物女宛丸"究为何指做些合理推测。  相似文献   
3.
怀梆是焦作地区土生土长的一种地方戏曲,它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民俗特征十分鲜明。笔者在众多的民俗文化内涵中选取行业神作为研究对象,期望通过行业神的研究,探寻怀梆艺人的情感、心态和价值观,从而使更多的人关注怀梆,留住怀梆。  相似文献   
4.
怀梆艺术是河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梆子腔体系,因流传于古怀庆府地区而得名。怀梆艺人特别重视唱腔的创设和自我唱腔特色的形成。文章对怀梆传承人赵玉清的唱腔创承缘由及唱腔特色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和阐释。  相似文献   
5.
《山海经》《论衡》《汉书》是最早记载“倭”的古籍,这三部古籍对“倭”的记载虽然简略。却蕴含着中国古代先民对“倭”的原始理解与认识过程,因此这三部古籍也作为考察“倭”起源的基本文献。通过对这三部基本文献中的“倭”记载。能够得出东汉以前我国先民对“倭”认识上的变迁轨迹,即从刘向父子编校的《山海经》中考证“倭”是成熟于西汉中晚期的抽象地理概念。从王充的《论衡》中考证“倭”是指代“东夷”的抽象族别概念。从班固、班昭的《汉书》中考证“倭”是在历史的基础上略有文学形象的“九夷”之一。  相似文献   
6.
《荀子》词语札记二则@丁晓珉$南京师范大学!2000级硕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7.
怀梆艺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怀梆艺术是河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梆子腔体系。文章就前人对怀梆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试图从中找出拓展怀梆研究的新视野、新方向,为抢救濒危剧种尽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8.
宛梆花腔的艺术特色来源于它特有的机能状态。传统的花腔唱法蕴含着宝贵的经验,也存在理论的误区。花腔训练要纳入现代声乐技法的范畴,步入声乐科学的新境地。  相似文献   
9.
宛窳妇人即《山海经》中的(穴契)窳,寓氏公主即《尚书·尧典》中的嵎夷。她们都是生活在帝尧时期、今山东地区的古代蜀族的领袖或英雄,蜀人因蚕而名,他们因而成为“蚕神”,又俗称为“马头娘”。  相似文献   
10.
一、"怀梆"的渊源及艺术特点"怀梆"是河南省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俗称"怀调"、"怀庆梆子",因发源于明朝时期的怀庆府(今河南沁阳一带)而得名,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曾在中原大地及冀南、晋东南地区广为流传,深受群众喜爱。它的曲调质朴明朗、慷慨激昂、高亢清婉,艺术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