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夏 《教育论坛》2006,(1):52-52
学习古最重要的方法是诵读。诵读首先要把字音读正确。一般来说,读要以现代字典(字音依照《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上的普通话标音为主。例如“往来无白丁”(《陋室铭》)的“白”,本读人声,普通话却读平声,  相似文献   
2.
命题者给两道题提供的答案分别为C和A。很显然,命题者都把“唯”读作“wěi”,这也许是受了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的影响。但作为国家语言规范文件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却是这样注音的:“唯wéi(统读)。”“统读”,表示此字不论用于任何词语中只读一音。  相似文献   
3.
下基层调研,不进课堂就等于没有到过这所学校。进了课堂才发现,不少小学语文教师还不了解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不知道国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不知道有《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这些语言文字法规都是使用和规范汉字的依据。由于不了解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法规,在教学中免不了要读错字词,写错字词,用错字词。  相似文献   
4.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存在九个方面的不足,本文逐一列出。本文认为,《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没有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除了自身的瑕疵,还和宣传力度不大有关。  相似文献   
5.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下简称<审音表>)是1985年12月修订的,时至今日将近20年了.细细推敲这份"作为语音规范化的标准"(国家语委、教委、广电部<关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通知>)的<审音表>,就会发现其中有不少"瑕疵"或不合"时宜"之处,给我们的语言教学、给有关新规范的落实造成麻烦.为充分发挥<审音表>的积极作用,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建议对<审音表>重新进行一次全面修订.下面就将笔者发现的"瑕疵"或不合"时宜"之处罗列出来,供专家们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陈千里 《学语文》2013,(5):64-64
“冠”有两个读音,一个读“guan”,一个读“guan”。《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收了这个字并进行了审定,说明这是一个容易误读的字。《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对“冠”的读音是这样审定的:(一)guan(名物义),例如;冠心病。(二)guan(动作义),例如:沐猴而冠,冠军。“冠状病毒”的“冠”是名物义,应读guan。  相似文献   
7.
普通话语音规范和字典辞书注音释义的核心内容是对汉语特殊读音的处理,《经典释文》是我国中古时期特殊读音的总汇,《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是特殊读音审音的“最新法定标准”,通过两者的比较,可以发现特殊读音的发展变化,更好地促进普通话语音规范。  相似文献   
8.
汉语是世界各国人民了解和接触中国的载体.国盛语强,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趋广泛和深入.世界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但作为表意文字的方块汉字,自身存在着难写、难认、难记、难辨的特点,为了减轻学习负担,在不影响语意表达的情况下,对现行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的部分异读词还应再压缩,为汉语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清除自身障碍。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2012,(7):104-113
普通话审音委员会曾于一九五七年到一九六二年分三次发表了《普通话异渎词审音表初稿》,并于一九六三年辑录成《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以下简称《初稿》)。  相似文献   
10.
苏培成 《现代语文》2002,(10):40-42
<现代语文>2002年第7期发表了周焕林先生写的文章<文言文异读字应按<审音表>标音>,文章认为人教版的中语教材"有多处文言文异读字的标音与<审音表>的规范标音相抵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