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89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裴氏家族之所以名垂青史,不仅有着一定的社会历史原因,而且富有深厚的文化意蕴。通过对这一独特的“家族文化现象”的观照,进一步从人才学、教育学、修身学等方面研究开发,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2.
正事必躬亲出自唐朝张九龄的《谢赐大麦面状》,现在的意思是:不论什么事都一定要亲自去做,亲自过问,形容办事认真,毫不懈怠。这样看来,事必躬亲颇有褒奖之意。但实际情况却未必如此。遥想三国争雄,诸葛孔明为蜀中宰相,一生兢兢业业,亲力亲为,真是不辞辛苦,日理万机,事必躬亲,事无巨细,终至积劳成疾,正当人生智慧之巅,却不幸病逝。孔明之敬业为人所赞叹,但是身为宰相,凡事亲为,则不能给予属下锻炼的机会,导致国家大业后  相似文献   
3.
刘敏 《学苑教育》2012,(22):22-23
相权是古代政判制度中的最高行政权力。相权的削弱是一个权力机构被削弱,是君相之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谢方叔,南宋末大臣,威州(今四川理县东北)人。嘉定十六年进士。那时,正是大宋国日渐衰微,亡国的征兆已日渐显现出来。谢方叔就是在这样的大背影下走上了历史舞台。1251年,宋理宗授予谢方叔"知枢密院事兼参政知事"辅佐赵昀掌管军事机密、边防事务,与宰相同议朝政。接着宋理宗拜谢方叔为左宰相,同时授予枢密院最高长官——枢密使一职,担起了负责大宋军国大事的重任。谢方叔上任后一方面关心庶民百姓,另一方面不断与宦官、内侍作斗争,但最后以彻底失败而告结束,以自己坎坷的一生陪伴南宋王朝走完了最艰难困苦的岁月。  相似文献   
5.
袁静哲 《良师》2011,(12):62-62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难断并不说明不能断,就看断者的智谋是否高强了。宋真宗时,宰相张贤齐巧断皇亲国戚之间的财产纠纷,留下了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6.
在武则天执掌朝政以及当女皇期间,曾任用过一名小才女作贴身侍女(即秘书),并对她宠信无比,朝中大小事情都交给她去处理:这位小才女虽然没有宰相的名份,却有着宰相的实权,一时间权倾朝野,巴结、趋附者络绎不绝。她就是上官婉儿。  相似文献   
7.
8.
武原 《华夏文化》2000,(3):46-48
唐代长安作为国家的首都,自然是全国绘画艺术活动的中心,许许多多画家都曾在长安生活过。在这里,不少技艺超卓的职业画家被征召入宫,成为专给皇室服务的宫廷画家,其中,玄宗时期的吴道子、陈闳、韩干最为知名;更多的画家则是朝廷官员,在政务之余兼事绘画,如阎立本、薛稷、李思训、冯绍正、王维、张藻、韩混等都是,其中阎立本、韩混先后在高宗时期、德宗时期官至宰相。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细细品味,于人颇有启示:某朝有个宰相,年近七十仍是童颜鹤发,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精神矍铄,而皇帝年方四十已缩胸驼背,双腿没劲,牙齿脱落,皮皱肉松,显出老态龙钟的样子.  相似文献   
10.
唐代宰相制度是历朝历代中最为混乱的宰相制度,即所谓“唐世宰相,名尤不正”,而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贞观年间“以他官居宰相职”现象的盛行。鉴于唐太宗独特的用人观念,一些仁人贤士被其冠以“参预朝政”“参知政事”“参典机密”等名号,然后即可同宰相一样“共议国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