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尉缭子》的著录问题,即杂家、兵家《尉缭》的关系问题,古今学者多有讨论,但是有些观点仍然值得商榷。笔者认为,今本《尉缭子》即《汉志》著录的兵家三十一篇,并且保存了战国古本兵家《尉缭》的主要内容。战国古本兵家《尉缭》成书之后,在秦汉以及后世的流传中,经过增益、补充以及宋代元丰年间编印时为了保留和突出兵家内容的挑选与删减,今本由此定型,形成了现今所见的《尉缭子》兵书。而杂家二十九篇的著者或是秦始皇时的国尉缭,继兵家广泛流传后,杂家《尉缭》由是为世人所忽视,或因北宋末年战乱而至其书亡佚。  相似文献   
2.
<正>《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有明确要求:"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这些要求不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还体现了文本细读的重要理念,即对语言的品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审美价值、思想意义等方面的领悟与接纳。对于语言的品味,  相似文献   
3.
太尉是否为秦官一直存在争论,而邦尉一职也不见于文献记载,然而新公布的太尉与邦尉封泥却说明这两个职官在秦时的存在.太尉与邦尉的职掌应该都与军事密切相关,但没有确切的证据能够证明它们是国家的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与邦尉在秦灭六国前都已经存在,因此二者应该是两种不同的职务,而不是一种职务的不同名称.  相似文献   
4.
兵家《尉缭》与杂家《尉缭》的关系,学界多有探讨,但是观点仍值得商榷。本文认为,《汉志》著录的杂家《尉缭》与兵家《尉缭》同源于战国古本兵家《尉缭》,战国古本兵家《尉缭》成书之后,在秦汉的流传中,经过增益补充,形成了杂家与兵家两种本子,这两种本子的共同之处就是保留了战国古本兵家《尉缭》的基本内容。在魏晋南北朝的三百多年中,兵家《尉缭》亡失,杂家《尉缭》存世,这就是《隋志》、《唐志》著录的杂家《尉缭子》五卷、六卷。宋神宗元丰年间《武经七书》本《尉缭》删去了杂家的内容,保留和突出了兵家内容,此后之目录著作均把《尉缭》著录在兵家类,今本《尉缭》由此定型。  相似文献   
5.
太尉是否为秦官一直存在争论,而邦尉一职也不见于文献记载,然而新公布的太尉与邦尉封泥却说明这两个职官在秦时的存在。太尉与邦尉的职掌应该都与军事密切相关,但没有确切的证据能够证明它们是国家的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与邦尉在秦灭六国前都已经存在,因此二者应该是两种不同的职务.而不是一种职务的不同名称。  相似文献   
6.
“软实力”一词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强调以软实力取胜是中国传统兵学的主要特点,其中尤以《尉缭子》的论述最为详尽.“刑以伐之,德以守之”的治国思想,“武植文种,本于政胜”的军政思想,“先敌而谋,料敌后动”的谋略思想,“制定刑明,明赏决罚”的法制思想,“存亡安危,系于桴端”的用将思想,“气实则斗,气夺则走”的士气思想是《尉缭子》软实力思想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7.
关于《尉缭子》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学界多有讨论。战国古本《尉缭》成书之后,在秦汉以及后世的流传中经过增益、补充,以及宋代元丰年间编印时为了保留和突出兵家内容而进行的挑选与删减,形成了现在所见的《尉缭子》。今本《尉缭子》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与尉缭所提出的建议也不是秦王政时期秦国的情况,未能反映出秦始皇时期鲜明的时代特色,故而作者当非秦始皇时期的尉缭。通过对全书进行综合分析考察,认为今本《尉缭子》是梁惠王(魏惠王)时的尉缭所著。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案例】《祁黄羊》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则历史故事。课文以简练、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祁黄羊让位荐贤的故事,表现了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于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这是一篇适合进行新课标所提倡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文。教学本课时,我本意是立足文本的核心价值,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朗读去体会人物内心,感悟人物的高尚品质。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刚初读完  相似文献   
9.
拉尔夫·D·索耶的《武经七书》—《古代中国的七部军事经典》(The Seven Military Classics Of Ancient China)是英语世界第一部囊括全七种兵书的合译本,第一次全面完整地将中国兵学译介给西方读者,不仅填补了东西方军事文化交流方面的空白,而且标志着“兵学西渐”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其学术意义令人瞩目。该文基于我国军事思想对外传播的视角,从文化负载词、隐含信息及比喻三个层面审视索耶《尉缭子》英译本中的异化策略。  相似文献   
10.
张燕 《阅读》2015,(14):19
春秋时代,晋国的中军尉祁黄羊因年事已高,主动辞职,向国君悼公举荐杀父仇人解狐接班,令悼公深感意外。那么,解狐是个什么样的人,使得祁黄羊能放下私怨来举荐他呢?原来,解狐是晋国大夫,为官正直廉洁,赢得官民的一致好评。有意思的是,他也曾举荐过自己的仇人做官。当时,他的好友晋大夫赵简子的领地缺一个国相,就让解狐推荐一个合适的人来当。解狐考虑再三,推荐了原来的家臣刑伯柳。刑伯柳果然把赵简子的领地治理得井井有条。赵简子十分满意,夸奖他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