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1篇
教育   403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4年周星驰的《功夫》,将 小人物与中国传统功夫融合包装的 香港制造电影,将星爷的无厘头喜 剧风格开创出更搞笑亦更深刻的新 纪元。 近年来,香港电影日渐衰微, “无厘头喜剧”玩儿了这么多年, 似乎已经玩到了穷途末路。很多喜 剧领域的领头人物,例如刘镇伟、 李力持、王晶等人都是江郎才尽, 很难有什么新鲜创意勾起观众的胃 口。周星驰作为该领域的领头人  相似文献   
2.
初次看湖北卫视的《往事》节目,很容易让我联想到英国BBC的一个品牌栏目(This is your life)。两个栏目都设立一个主人公,然后由主持人叙述主人公的辉煌经历,中间穿插有主人公多年不见的朋友,这种意想不到的重逢往往是节目的情感高潮点。  相似文献   
3.
辽宁日报为期两周的十运会特刊最具魅力的两个专栏是“倾情讲述”和“北方感动”。在这场大型战役报道中,我们以新闻人物为支点,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凸现他们含辛茹苦的奋斗经历;在十运会竞争激烈的新闻大战中,我们开辟了第二战场,给运动员和教练员、尤其是竞技场上失利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人文关怀,关注被忽略的“小人物”的命运。所以辽宁日报十运会特刊区别其他媒体最为显著的特征是,情感交融,以情动人。总结历届大型综合体育赛会的报道,我们不难发现,能经受住时间考验的、能深深刻在记忆里的、能被广泛传播的,就是关于新闻人物的报道。所以…  相似文献   
4.
以软性的社会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湖南卫视<晚间>节目自改版以来,以与众不同的风格在全国新闻节目中独树一帜.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探究<晚间>节目是如何做到"俗"而不"媚俗"的.  相似文献   
5.
[观点摘要] 做好"对话",关键在于采访对象的性格、内心想法要跃然纸上,要让他们说真话,要让读者有兴趣看下去. 如果你的位置站得跟对方不平等,你就很容易被对方左右,或者你会遭到对方的心理排斥.时刻记住,你是个记者,客观是你的追求,所以,"对话"一定要有新闻感.  相似文献   
6.
无悔新闻路     
8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迷上了写作,从此与新闻结下了不解之缘。8年来,他笔耕不缀,执著为文,先后在国家、省、市报刊发表稿件千余篇,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成了河南电力系统小有名气的"笔杆子",被河南电力报社评为2004~2005年度优秀通讯员、十佳通讯员;2006~2007年度优秀记者;2007年又光荣地被中国电力报社评为河南电力系统仅有的3名先进通讯员之一。临颍县电业局也因此连年被县委县政府、河南电力报社授予"新闻宣传先进单位"、"中国电力报优秀通讯站"、"文化宣传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24集电视剧《不能没有你》是一个写都市小人物的情感戏。此类影视作品并不少见,可为何这部剧能够多次在央视重播,受到观众的喜爱?我作为剪辑参加了此剧创作的全过程,从整个制作流程不难看出该剧成功的原由。  相似文献   
8.
胡健 《新闻记者》2006,(2):18-20
一、“小人物”的界定与一般特征 在本文开始,我们先对新闻采访中的“小人物”作一个大致界定。  相似文献   
9.
这些年来,因为读者的喜欢, 报社的全力支持,《倾听》版连续三年名列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十佳读者喜爱栏目”之首,被评为杭州市优秀栏目、杭州市十佳栏目,曾获省好新闻一等奖,中国副刊年赛金奖,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省新闻奖副刊作品一、二等奖。  相似文献   
10.
蔡铭泽  陈义珠 《新闻界》2005,(2):121-122
“小”与“大”,本是意义相反的两个词,但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两者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彰显的。就人物新闻的表现手法而言,写小人物应挖掘其闪光点,寓以大主题;写大人物则要抓住小细节,着眼于其平凡处,“于细微处见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