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95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煜婷 《海外英语》2013,(13):261-262
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是重要而独特的政治语篇。在演说时,总统们会巧妙运用一些语言策略来实现他们的政治意图。文章以韩礼德提出的语法隐喻为理论基础,以奥巴马总统的就职演说为文本,试着分析语法隐喻在此语篇中的应用以及其起到的预期语言效果,以期更好的解读此语篇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2.
李继锋 《教书育人》2012,(19):16-17
一、烦恼:令人忧心的会议去年3月初,笔者重新调回河滨小学,担任校长工作。还清晰地记得:在第一次全体教师大会上,我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就职演说,整个会场安静有序,全体教师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或报以热烈的掌声,以表达对我就任的欢迎。可随后几周的全体教师会,每次领导在台上布置工作时,会场上随意讲话的声音就会不绝于耳,还有一些教师虽然不讲话,却在批改作业或看杂志,甚至是玩手机发信息,这样的会场纪律让我如坐针毡。迫不得已,在一次会议上,我动情  相似文献   
3.
《天津教育》2009,(9):13-13
哈佛大学为“问问你能做什么(Ask what you can do)”等语句注册商标的举动,是出于自我保护的“防范性措施”。据美国《波士顿环球报》报道,哈佛大学已投入大量资金推广学校的若干口号,“问问你能做什么”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句。这句话出自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1960年就职演说中的名言“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隐喻的认知研究"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奥巴马就职演说的分析,归纳总结出13种概念隐喻,并在此基础上从语篇层面探究了演说中隐喻的映射模式。分析发现,演说以非对称映射模式为主,兼有复合映射模式。  相似文献   
5.
模糊性作为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在历届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模糊理论角度出发,发现模糊语在奥巴马就职演说中主要以模糊词汇、模糊限制语和模糊修辞等3种形式出现,以达到增强表达性、显示威胁、权威和礼貌以及创造美好愿景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6.
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二世.美国第44任总统,生于美国夏威夷州火奴鲁鲁,祖籍肯尼亚。他是首位拥有黑人血统,并且童年在亚洲成长的美国总统.在不同地方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同生活过。他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为儿童“著书立说”的在任总统。  相似文献   
7.
清华大学梅贻琦先生在就职演说时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确实如此。华中师范大学经历百又十年,涌现出大批优秀的学人,他们在各自的学术领域成就斐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就职演说为例着重探讨了就职演说修辞特点,以及支持这些修辞选择的心理因素。提出教授此类文章应着眼于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布什总统成功连任,他的就职演说体现出了与以往就职演说截然不同的新特点。在以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理论基础,并对布什连任就职演说特点的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论证了演讲新特点的产生是对已经变化了的新形势的顺应。  相似文献   
10.
奥巴马就职演说辞的语篇建构特点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体裁分析理论,提取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演说文本的图式结构,探讨其交际目的对该文本图示结构、词汇运用等的影响,揭示体裁分析对语篇理解和生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