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6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国旅行的时候,我总是喜欢带上一本历史书。我相信:一切都逃脱不掉历史的承载。而作为一个访客,来到一个新的国度,只是在历史的切片中穿梭而过。这个时候,历史是一册导游图,引领着我对一座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文明的漫游。这次去法国的时候,我的行囊中装上了一本厚厚的法国通史。这本书伴随我的法国之行,指引我的目光,仔细地触摸巴黎的大街小巷。一个空闲的周末,背包中装上相机和法国历史,漫步在塞纳河畔。穿过亚历山大桥,就是协和广场了,广场向左转是喧哗的香榭丽舍大街;向右转是杜易勒公园。这里曾是一座宫殿,现在却只有一池秋水…  相似文献   
2.
韦力 《收藏》2014,(3):86-87
《百衲届士铁围山丛谈》(图1)6卷,作者蔡像(tāo),字约之,号无为子、百衲届士,为北宋权相蔡京之子。据《宋史·蔡京传》载,蔡京老时目力不济,许多事务皆由子像代为之。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  相似文献   
3.
狂人自画像     
哎,听说了吗?来啦……来啦?什么时候,我从没听说!当真?怎不当真,岂是骗人?几日前就来了,今儿才设下场子,这不,就在城墙边上那棵榆树下面……那还等啥,还不快去……快,走走走……你道是何人来了?又来的是何地?所为何事?原来是那名震四海的说书先生痴癫居士,云游到了愚城。愚城,顾名思义,所居者,愚人也。其人盖多头脑简单,只晓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路上有财不拾,夜有虚掩之门不闯;待人更只一味地要实在,假说不说,只依着真性子  相似文献   
4.
知止     
1919年,弘一法师给好友夏丏尊写了一幅字:"知止"。题款是:"己末八月,书贻丏尊居士。大慈定慧弘一释演音。"彼时,他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已一年零一个月了。"知止"虽寥寥二字,却蕴含着无限的深意与禅机。禅门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相似文献   
5.
春泉居士王言所撰《雍熙乐府序》,是判断《雍熙乐府》版本的重要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此前学者未能充分重视此篇序文的作者,致有讹误。今考证得:王言,字君实,号春泉居士,浙江处州府云和县(今浙江丽水市云和县)人,活跃于正德、嘉靖年间,雅好文艺,与当时贵胄名士多有交游,现存曲作三首。据王言的交游资料可知,其官职为锦衣卫千户,惜明代《武职选簿》残缺,不足征信,未能揭橥其任职经历。今之钩沉考证,可兹匡补《全明散曲》《明清戏曲序跋纂笺》之失。  相似文献   
6.
章文一 《湖北档案》2007,(11):30-31
曾看过一则故事。 如净禅师在京都期间.曾有一盲居士登门拜访。临别时,天色已晚。如净禅师让小和尚给盲居士备了一盏灯笼.让盲居士照着路回家。 盲居士摇摇手谢绝了如净禅师的好意,他说:“我是个盲人,无论明暗,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不需要灯笼。”  相似文献   
7.
王之道《相山居士词》存词近二百首,词集中有很多唱和之作,表现了他忧时忧民的积极心态。节序词表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个人的政治苦闷。还有一部分词,王之道借陶渊明和苏东坡表达远离政治、意欲归隐的心态。  相似文献   
8.
陈方方 《学语文》2008,(2):43-43
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其散文纡徐委曲、条达舒畅、明白易晓的美学风格被称为“六一风神”。它渗透于欧阳修的各体散文中,尤以抒情散文见长,《醉翁亭记》就是这样一篇佳作。  相似文献   
9.
任何祖先、民族、文化、文明的兴起,自然社会万事万物的诞生,自有其发祥地。东坡躬耕地在黄州,东坡居士自号于黄州,东坡文化始铸于黄州,东坡文化的发祥地自然就是黄州。有当事人苏东坡和历代权威学者的文字记录为证,勿庸置疑,无人可以否定。  相似文献   
10.
居士集》是欧阳修晚年亲手整理过的著作集,《居士外集》(以下简称外集)则是后人搜集整理而成的欧阳修著作集。二集中关于正统思想的观点并不一致。就其本人而言,早期大体上是肯定后梁的正统性而晚年却持否定态度;就其早期正统观而言,对后梁正统性的认定出现过反复;就当时正统思想的潮流而言,欧阳修前期的正统思想与主流正统思想是一致的。但随着儒学复兴运动的深入发展,主流正统观逐渐发生转变,因此产生矛盾。欧阳修前期的正统观直接影响到他与尹洙合撰《五代史》;后期正统观既是对他亲自参与过的儒学复兴运动的呼应,也是对其早期矛盾正统观的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