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头脑会因为一个新思想而伸展.再也不会回到它原来的层面。”九十年代后期风靡一时的《学习的革命》给了我不小的震撼,在这场洗脑风暴中,一些格言也在心里扎了根。“伸展”一个能给人无限想像空间的词汇.迁移至语文课上.无疑会使语文课堂变得红红火火,因为“伸展”,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体验不再处于一个层面上,昨天、今天、明天的语文课各不相同,这是语文教师应该追求的境界。而面对“艺术的屠宰场”、“精神的死囚牢”诸如此类血腥的评价.与其去追究矛头的指向,不如从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开始。让学生的思想认识在语文课堂上随着拓展延伸而伸展。  相似文献   
2.
从自然数的认识到分数的认识,是对数的认识的一次拓展和飞跃。《分数的初步认识》是认识分数的起始课,许多教师(如吴正宪、张齐华等老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朱乐平老师执教浙教版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创造性地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揭示分数的意义,借助操作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分数,  相似文献   
3.
崔峦先生曾指出:“目前的阅读教学,非语文、泛语文的现象比较严重。”笔者以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片面理解“大语文教学观”和“软化学科界限”等新的课程理念,课改后的语文课堂出现了大量的目标不明、学科界限不清的扩展和延伸。为了还语文教学以本来的面目,我们必须明确语文教学的“标”,把握扩展延伸的“度”。当然,这里所说的目标,既指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也指一篇课文教学的具体目标,还指一节课中各个教学步骤的层次性目标。  相似文献   
4.
课堂学习资源的拓展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打开了通向大干世界的窗口,让学生能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得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变“学教材”为“用教材”。但是,我们发现,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已经展现了许多优秀、先进的具有创意的教学方法,教师已经十分重视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一篇课文学完之后,总是不忘布置一些向课外延伸的任务,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是,对于一个具有大语文观的语文教师来说,仅仅布置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阅读相关的文章是远远不够的,应该立足课堂,充分挖掘教材、课堂生成的课程资源进行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6.
一堂高质量、有内涵的语文课,必然要求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有所延伸。《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董桂荣 《大观周刊》2011,(28):163-16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追根溯源:走出课堂拓展延伸的误区 新课改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思想品德教师开始坚持“以生为本”,确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课堂教学不再囿于教材,而是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想实际,开发和利用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然而,认真审视当前的思想品德课堂,不难发现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教学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