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1篇
教育   285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7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白尘     
戏剧家陈白尘,原名陈增鸿,1908年3月1日出生于江苏省清河县(今淮安市区)一个普通市民家庭。幼年人私塾读书,1923年考入爱国教育家李更生主持的成志中学,开始以白话文写作并向报刊投稿。1926年,考入上海文科专科学校.第二年秋转学于上海艺术大学,追随田汉创办南国艺术学院,“对戏剧发生了浓烈兴趣”,成为南国社重要骨干。1932年,在家乡淮阴参加中共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继而参加共青团,任共青团淮盐特委机关秘书。同年9月在淮阴被捕。1933年春被国民党判刑并监禁在镇江监狱。他在狱中秘密写作,向“左翼作家联盟”影响下的刊物投稿。1935年出狱后,在上海做“亭子间作家”约两年,从事《石达开的末路》、《恭喜发财》、《太平天国》等多幕剧的写作。  相似文献   
2.
秦轩 《中国新闻周刊》2005,(45):36-36,38
在日本,左翼以捍卫和平宪法与右翼捍卫天皇制度相抗衡。一旦修宪成功,左翼与右翼的平衡关系将被打破,日本政界的天平将向右倾斜[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回避作品"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形象塑造,使周文的作品既来源于左翼,又具备自己独特的华彩。他在自己文学创作的舞台上把人物置于现实的空间面前,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给人以至真、至诚、至深的感受。这就使周文的作品充满了生机,从而保留了更多的自然形态。  相似文献   
4.
《奔流》作为“左翼学”中的名刊物,多年来因为政治因素而受到重视,其实,在政治表象之下有其独特的化意义:它是鲁迅独立思考“左翼学”的一个标志,鲁迅的化品格于此凸显。并因此而成为“左翼学”低声部叙述的代表。  相似文献   
5.
论文以20世纪40年代左翼文艺界眼中的“都市文学”为对象,讨论左翼文艺与城市通俗小说之间牵涉到的复杂情况。此时,所谓的“都市文学”与以农村为中心的解放区通俗小说相比,显然具有不同性质。论文主要通过堪称“小市民小说”的《虾球传》,探讨在40年代后期“一体化”的文学实践过程中,左翼文艺对“都市文学”的态度和他们所设想的“都市文学”的理想以及评价尺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革命文学”论争给鲁迅的心路历程带来了巨大影响。在论争中,鲁迅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形式、性质和方式问题:作家的世界观改造问题:文艺与政治、与生活的关系问题及文艺的特点等问题。通过这次论争加强了鲁迅对马列主义理论及文艺理论的学习与运用,促进了他的思想的转变,从此开始了他的左翼文化的生涯。  相似文献   
7.
梁新义 《现代语文》2007,(12):117-117
左翼文学作为一个存世不长的文学流派没有做到尽善尽美,在很多方面还存在明显的漏洞和不足。但是,不可否认它对当时社会的积极作用和对后世的影响,它仍被定位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亮点,而并非败笔。本文从"为工农"的文学主张、文学作品的阶级性、审美上浓郁的革命色彩三个方面对左翼文学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问:左翼新秀出现的意义和创作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杨皓 《中国出版》2023,(6):67-70
中国共产党领导左翼文化出版工作,通过设置专门机构、团结文化界精英、联合商业书局、灵活出版方式等措施推动左翼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党领导的左翼文化出版实践繁荣了出版业书刊内容,提升了党的社会影响力,锻造了党的文化事业队伍,赓续了时代精神,变革了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0.
"左联"成立之初,太阳社、后期创造社、南国社等创办的既成刊物随之变成了"左联"的文艺阵地,计有:《大众文艺》、《南国月刊》、《艺术月刊》、《沙仑月刊》、《拓荒者》与《萌芽月刊》。通过这些刊物,"左联"推介了一些左翼文学新人、新作和新理论,推进了"大众文艺"的发展进程,为将民众引入艺术殿堂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也推进了左翼文艺界的大联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