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1篇
教育   463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1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生与死[意大利]达·芬奇/文芬荣/译啊,你睡了。什么是睡眠?睡眠是死的形象。唔,为什么不让你的工作成为这样:死后你成为不朽的形象;好像活着的时候,你睡得成了不幸的死人。每一种灾祸在记忆里留下悲哀,只有最大的灾祸——死亡,不是这样;死亡把记忆和生命一股脑儿毁灭。正像劳累的一天带来愉快的睡眠一样,勤劳的生命带来愉快的死亡。当我想到我正在学会如何去生活的时候,我已经学会如何去死亡了。年岁飞逝,它偷偷地溜走,而且相继蒙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现代文学研究的许多领域都面临着重新审视、如何以坦然的心态面对历史经典与时代诉求不相适应的现实,如何使曾经滋养了几代人的文化资源在新的时代重新释放自身价值,如何最大程度地追寻并还原经典文本和隐匿在文本中创作主体的完整真实的面貌,都成为摆在研究者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零落成泥碾作尘--巴金《家》中的受害三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鸣凤、梅芬、瑞珏是巴金在《家》中着力塑造的三位女性形象。她们三人尽管身份、经历,性格、人生追求各不相同,但都纯洁、善良、充满了爱心,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化身,然而她们都无一例外地惨遭虐杀。由此巴金对吃人的封建制度发出了强烈的控诉。中国已进入21世纪,封建制度已经灭亡,而封建文化的影响依然存在,《家》中三位女性的命运悲剧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读写新闻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从章靳以伯伯的女儿章洁思处得到一张已经发黄的老照片,照片中央是中年的章妈妈,只有一岁的小洁思偎依在妈妈的身旁,左边是梳着小辫子的我,右边是我那小胖子弟弟修义.照片让我想起我的父亲(赵家璧)和章靳以伯伯、李芾甘(巴金)伯伯之间的友情和他们一起办的《文季月刊》.  相似文献   
6.
2005年10月17日,一代学巨匠巴金与世长辞,离开了他笔耕不辍的学殿堂,也离开了一生眷恋的故乡。故乡人民对他的思念与缅怀将永存于世。  相似文献   
7.
周立波单单瘦瘦,颧骨很高,戴一副近视眼镜,清瘦的面庞上总是充满笑意,是一位才华横溢、温厚善良、与世无争的文艺前辈,也是唯一获得两次斯大林奖金的中国作家,一是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同时获奖的是丁玲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再是与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合作的电影记录片《解放了的中国》。  相似文献   
8.
怀念从文     
巴金  西泠 《出版参考》2005,(1):32-33
沈从文的身边,一直围绕着诸多关心他的老朋友,巴金也是其中的一位。在他的文字中,不仅充满了对这个“文运”不佳的知识分子的人生感慨,也饱含了对自我精神的反思。  相似文献   
9.
巴金的《家》是一部悲剧,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形形色色的人物,都写了这个家庭的没落,带着各自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这一大群人中,他们的生活道路不同,遭遇不同,性格不同,各人有各人的命运,各人有各人的悲剧。而尤以大哥觉新这个人物的悲剧最可悲,最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童年是美好的,冰心老人赞其为"真中的梦、梦中的真,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然而在写作童年文章时却有点千头万绪无从落笔的感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学大家的童年的经典文章无疑给予我们更多的启示。笔者分析大家美文,结合自己的思考,认为优秀的感人的童年写作的文章一定达到了"四真"境界,即"真我""真情""真味""真意"。唯有心中存至真之境,笔下方能显诗意童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