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下一个封面之星是谁?他(她)来自哪所学校?你想成为《招生考试通讯》2015年度封面之星吗?你想通过《招生考试通讯》杂志展示贵校同学风采吗?赶快报名吧!这里是宣传学校和学生风采的第一窗口!这里是展现自我,记录校园,珍藏青春的舞台!欢迎高中在校生联系本刊,只要符合以下条件,即可参加封面之星的选拔活动。1.在校高中学生,性别不限,年级不限;2.五官端正,微笑迷人;3.勤奋好学,自信阳光,健康向上,气质出众,勇于突破自我;4.热爱所在学校,能展现所在学校优良的精神风貌。本次选拔活动全程不收取任何费用!  相似文献   
2.
寂寞的心     
刘金刚 《云南教育》2015,(Z1):72-73
我们的心,是否寂寞?昨天,接到相交多年的王老师的电话,我不禁百感交集、眼眶酸涩:王老师已参加工作二十余年,待人诚实低调,工作兢兢业业,平时大家都挺乐意跟他相处的。可今年王老师被调整到了后勤岗位,一下子从"老专家"变成了"老人家",这对热衷讲台的他已是个不小的打击了,而更让他心寒的是,平日里那些熙熙攘攘的"门客"们,竟一下子没了踪影。开学五天来,并无任何人跨进过他的宿舍门,就连在校园里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有智慧的老师是不会累的,是累也不说累的,是累并快乐着的。一个热衷于读书、思考、教研的老师,他是不会累的。读书、思考、教研,可以帮助老师开启智慧之门,让老师享受工作之乐。有位中学校长赴澳大利亚一所中学考察、学习,发现那里的老师都是那样的认真负责、勤于交流、乐于研究,于是问他们  相似文献   
4.
正精彩的课堂,有效的教学,是每一位教师梦寐以求的心愿。为此,探索和实践成了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认为有效教学的课堂一定是有"笑"教学的课堂。请不要误会,我这里的"笑"不是有意博得学生的那一笑,不是追求课堂生气而哄堂的那一笑。我说的"笑",是学生课堂上的一种激情,一种发自心底的热情,以  相似文献   
5.
正晚餐后8点的微信空间里,一群幼师这样聊着:"我早上7:30到园,目前是加班模式。""幼儿教师,不是加班,就是受气!""除了受领导的气,还要受家长的气!"……似乎是自我释放的抱怨,却足以毁了一个美妙而惬意的夜晚。仔细想来,类似的抱怨岂止来自幼儿教师,只要社会人都会滋生。不是吗?如此高速发展的社会里,职员加班可能是不可少的;富有上进心的人,自我挑战可能是必须的;拥有理想的人,钻研难题可能是持续  相似文献   
6.
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在人生的考场,不同的评卷师会给出考生千差万别的分数。那些轻巧夺冠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主儿决非一时之幸,从起步的第一脚,就踏在了评卷师路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与评卷师志同道合,考试旅途才会轻松愉快。以评卷师的手指为方向,以评卷师的好恶说学逗唱喜怒哀乐装神弄鬼,让评卷师心花路放,你董生的利器才得以出鞘,作芒。路不同,不相为谋。  相似文献   
7.
毕役 《百科知识》2014,(11):40-40
正看过电影《导盲犬小Q》的人,无不为拉布拉多犬小Q与主人们相依相伴的一生而感动。作为人类忠实的朋友,导盲犬是如何成长、如何工作的呢?工作犬是经过人们严格训练的犬,包括护卫犬、警犬、缉毒犬、救生犬、排雷犬、治疗犬等等,导盲犬也是工作犬中的一个品种。它在工作时身上佩戴特制的鞍具,以便主人  相似文献   
8.
小方是个极其乖巧的男生,接手这个班不到两周,我已经深深地记住了他。不像别的孩子一下课就围在我身边叽叽喳喳地说个没完没了,小方的话不多,除了交作业,他不曾主动和我说过一句话。小方皮肤黝黑,长着标准的国字脸。同学们说因为他姓方,所以脸很方。小方平时总是一副一本正经的样子。语文课上,我常常会结合所学的课文讲不少  相似文献   
9.
陈芬 《小学生》2013,(12):97-97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本无非是个例子。"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例子"时掌握语言文字的有关知识,领悟、理解运用语言的规律和方法。《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虽在描写两棵樟树,实质写宋庆龄的品格,意在达到"形神融通"的和谐状态。听很多老师上过这篇课文,大多老师会在课堂上抓住樟树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引领孩子们去感知美、寻找美、品味美。难道这就够了吗?徜徉在《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字里行间,我发现这篇课文中可以挖掘的教学资源比较丰富,如对比、借物喻人等表达方式。教学中,我以关联词为突破口,并且及时巧妙运用,在文本和形式之间寻求契合点,并以此设计表达训练,从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