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韩国的“平准化教育” 1968年,韩国废止小学升初中考试制度,1974年实行“平准化教育”,即高中通过推荐、书面材料、区域配置等方式招收学生。据2002年统计,韩国高中阶段“平准化教育”改革已在首尔等23个城市实行,占全国高中数的57%、学生总数的74%。许多社会人士,包括国会议员、  相似文献   
2.
韩国是我国的临国,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所遇到的社会难题和教育问题,诸如早期留学热、课外辅导热、教育不公、教师评价难、职业教育衰竭等十分相近。韩国与社会制度相同的欧美各国的教育改革也有所不同,每届政府都很重视教育问题,努力通过修订国家相关的教育法律、政策和采取有效的行政措施,积极推进多项教育改革,以解决学业负担重、教育质量下滑、社会不公等诸多社会难题,值得分析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前主流卷接机组烟支重量控制系统的执行部分均采用110V普通单相电机,存在着重量控制精度偏低、维修费用较高的问题.通过技术创新和改造,在ZJ15XG型机组上构建了由伺服系统、微型PLC组成的控制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原系统存在的问题,一台机组每年可节约费用近5万元.  相似文献   
4.
学习负担过重是许多亚洲国家,特别是东亚各国正面临的教育问题。由于社会普遍重视教育并存在激烈的高考竞争和职业竞争,韩国的这一问题尤为严重。韩国历届政府换届时,候选人的竞选纲领里都会提及要减轻学生学业压力。20世纪70年代起,韩国政府开始推行"教育平准化"政策,实施初高中免试就近入学、废除重点校和重点班等措施。但在"一考定终身"未变的情况下,众多学生家长对这些措施并不买账,反而担心子女学业成绩下降,转  相似文献   
5.
我国公共产品定价中存在着成本约束机制缺乏、信息不对称、垄断、资源浪费等问题。建议采用不同定价方法,适当放开公共产品市场,加强公共产品价格的规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公共产品的平准和吐纳制度,完善公共产品价格听证制度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李滨 《武当》2011,(8):32-34
《张三丰先师十三势法说》,是清朝同治年间杨露禅传播太极拳术秘艺的武当派内家秘籍。传世抄本见于北京图书馆典藏抄本和吴公藻《太极拳讲义》与杨振基《杨澄甫式太极拳》。杨振基公布之家传抄本,得于母亲手授而为内修之秘谱;吴公藻公布家传抄本为吴爱仁堂珍藏本(简称《太极法说》)。吴公藻题记说:"此书乃先祖吴全佑府君拜门后,由班侯老师所授,是于端芳亲王府内抄本,在我家已一百多年,  相似文献   
7.
《管子·国准》篇提出了国准者也,视时而立;藏民之赢,皆用勿尽;时至而为,过则而去的思想,对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在于掌握平衡、开放流通、控制财利、除旧布新。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为了巩固在西北的统治和开拓新疆,明洪武初期和清乾隆中期自东南迁入西北的汉族移民达400万人左右。主源于西北炎黄的汉族从西北出发,以华北为中心舞台完成了民族形成的过程后.从秦汉开始不断迁入西北,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都出现过高潮,并在与西北不同时期的少数民族族群的互动认同融合中,吸收了部分西北少数民族,从而形成了今天西北汉族的分布格局和人文特征。  相似文献   
9.
"高中平准化"时代的落幕——韩国高中多样化改革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4年颁布的高中平准化政策,是韩国为缓解中考竞争压力、实现教育公平所采取的重要措施,一度被认为是穷人的福音。高中平准化政策已实施30余年,对它的评价毁誉掺半,制度调整也从未停止。2009年,韩国颁布《高中多样化300工程》,并实施了一系列配套措施确保多层次、多目的高中教育,这宣告了高中平准化时代的结束。本文聚焦韩国于2010年大举推行的《高中多样化300工程》,分析其复杂的背景、特征和问题,为我国高中改革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王志远 《武当》2012,(10):19-22
[正文]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由此而及也。[校勘][澄本]、[许本]、[炎本]、[李本]"盖由"作"盖皆由"[姚本]"盖由此而及也"作"盖皆由阶而及也。"[图本]作"盖皆由于此也。"[诠释]羽者,禽鸟之毛也。蝇虫者,细小之昆虫也。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