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文章是个表格,用途在于查出:1.唐诗、宋词中押入声韵的常用字有哪些?即标准韵书——《平水韵》17个入声韵部,每一韵部出现频率最高的字;2.每一韵部中每一入声字变为现代汉语中读什么韵?什么调?3.附1,一字兼属两韵,附2,一字多音。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的旧体诗中,在《诗经》《楚辞》之后,首先发展起来的是汉魏六朝时代的五言诗,唐代人称此为古诗,以别于唐代人按严格体式和韵律写的属于"近体诗"范畴的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五言长律。由于五绝、五律诗每句中的5个字是前两字一顿、后三字一顿的句法结构,正是与七绝、七律诗句的后5字构词顿数相同,以至与许多词的五字句顿式一致,所以五言律句的构制,就成了诗词写作合于韵律的必须具备的实践准备条件。在五言诗的写作上,五言绝句的难度更大,因为每首诗只有20个字,且要独立成章,因此必须立意集中,不枝不蔓;文字精妙,难于增减;借端托寓,蓄意深微;意到辞工,不假雕饰。由于五言绝句的体式精微,施展的天地极小,所以历来虽有名篇,却少有独擅此体的名家。  相似文献   
3.
历来对李白诗歌的研究多以诗歌内容为主,很少有专门从形式方面(包括格、律、韵)来研究的。这不能不说是李白研究中的一大缺陷。研究李白诗歌中的混韵现象,说明对平水韵的改革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4.
5.
目前,在近体诗写作方面,用韵和格律的标准并不统一,对《平水韵》和《中华新韵》的使用都有偏颇。系统性地回顾中国音韵流变,可以看清其发展的脉络,得出一些宝贵的结论来:中国音韵史是一个走向自觉、在斗争中发展的历史;韵书也是一个从渐变到突变的例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用历史和发展的观点对当代实行的近体诗的用韵和格律标准进行了探讨,以矫正用韵不规范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汉诗《东门行》的现代汉语和古汉语发音音调的不同、演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概括,并运用音韵学中的古音学、今音学、北音学、等韵学等知识,论证了在古代这首汉诗《东门行》是一首押韵很得体的长短句古诗。  相似文献   
7.
将《三字经》按《平水韵》划分成了85个韵段。指明了韵例,介绍了同韵相协和异韵合韵情况,揭示了从中透露的实际语音特点,阐释了少数韵段以今音诵读不协韵的原因,为读者诵读、赏析《三字经》韵律美感提供了方便,为认定其作者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韵书的产生引出其“科举考试”和“写诗押韵”的双重社会功用后,指出因这两项功用而导致韵书发展中出现了进步和保守的两种倾向,这两种倾向进而又导致两系韵书发展的不同结果,从而得出“平水韵”的社会功用早已不复存在,最后得出“平水韵”为人所宗的观点可以休矣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押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和谐是押韵的目的和应遵循的原则.诗韵与语言文字特别是语音有密切的联系,而语音又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但是产生于700余年前的“平水韵”至今仍然左右着我国诗坛,它已严重地脱离了现代语言的实际,因此诗韵改革势在必行,而且客观上已为诗韵的改革提供了条件.在诗韵改革中应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在吸纳前人成果基础上编写出权威性韵书;注意把诗韵和词韵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0.
以“平水韵”为代表的传统诗韵是总结唐代格律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依据。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语言的发展,它虽仍具参考价值,但也不能亦步亦趋,一成不变,应顺应语音和词汇的发展而有所改革和创新,以免因辞害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