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教育   77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胡娟 《职大学报》2002,(1):27-28
本文力图通过对现代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的女作家庐隐的思想及创作的分析,探寻时代、性情与作家创作之间的内在关系,力求对庐隐的创作成就予以恰当的定位.  相似文献   
2.
庐隐在中国现代文坛上,被视为是一位独树一帜的“感伤派女作家”,庐隐创作的这种感伤气息、悲观色彩固然与其所生存的悲剧的时代息息相关,但同时又与其所受到的基督教文化的以及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深刻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现代女作家庐隐和白薇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具有现代意义的性别文本,她们的文学创作在某种意义上解构了现代妇女解放的神话。庐隐以敏锐的眼光质疑"五四"时期男性大师所建构的妇女解放话语;白薇的长篇小说《炸弹与征鸟》在"革命+恋爱"的模式下书写了革命女性的幻灭和悲哀;两位女作家对女性身体疾病与死亡的反复书写则隐喻了现代女性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4.
庐隐是五四运动以后在中国文坛上享有过盛名的女作家。她在自己的篇幅众多的小说和散文里,大胆地冲破了传统的封建意识的羁绊,向读者展现了许多青年男女充满生气的心灵,表达了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知识妇女要求个性解放,追求理想境界的心声。庐隐——这个名字,现在的青年人很少有人知道,更少有人提起了。但是,当年她的富有个性色彩的创作曾吸引过不少的读者,庐隐曾与冰心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为四位现代作家选集所作的序或跋,对朱自清、庐隐、丰子恺、冯至四位作家的创作,结合编选过程,作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6.
尝试通过对庐隐小说中的女性自我意识和个性主义的挖掘和探索,阐释她小说创作的动机、成功的缘由及其与“五四”之间存在的联系,同时也试图寻觅早期女性创作的一些规律与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五四"风潮的洗礼下,庐隐觉醒成了一个真正的"人"。她以女性的独特视角思考社会现实,关注在封建家庭伦理中挣扎的青年们,对封建家庭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与反转,表达了自己的反封建家庭伦理观。她的创作成为了女性作家反对封建家庭伦理的拓荒之作。  相似文献   
8.
将鲁迅《伤逝》与森鸥外《舞姬》作对比,解读《伤逝》的空白部分,探寻鲁迅《伤逝》中的留白构思。  相似文献   
9.
庐隐小说中最深刻的精神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生命焦虑:在追寻中焦虑,在焦虑中追寻.本文主要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探寻这种焦虑后隐藏着的创作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寻找结构后面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家的审美选择,受主体和客体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个人经历、心理素质在其审美选择中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庐隐的小说创作既纳社会人生于笔端,反映了较为广阔的社会生活面;又以明显的主体意识融入作品,描写了"五四"一代知识女性的苦闷、挣扎和追求以及她们在爱情婚姻上的种种烦恼与不幸。本文意在从庐隐的生命遭遇、生活经历来揭示其小说创作的悲剧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