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4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素质,极有必要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一、与文化传承相结合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经过几千年的衍变、发展、积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式,成为人类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了解篆、隶、楷、行、草的演变历史,了解什么字体盛行于什么朝代,其中各个朝代的代表人物是谁,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汉字的了解,激发了他们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更能让学生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为写好汉字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在新课改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注重英语教学的效率及质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教学的核心任务,而培养小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应该以培养学生英语自然语感为基础,它们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和相互提高的作用。一、培养小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使学生准确掌握词语内涵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尽可能使用英语,适当地应用母语"的原则,来减少母语对于英语学习的负迁移以及学生对于母语的过分依赖。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不要  相似文献   
3.
<正>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动态生成的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经常碰到学生"出错","出错"是学生最朴实的行为,是学生最真实的暴露。作为教师,我们应让这些错误成为一种宝贵的资源,成为数学教学的催化剂、促进点,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生成点、体验点、顿悟点。教师要有效地利用、巧妙地引导、适当地开发、恰当地处理错误,捕捉生成,快速反应,课堂才会变得更加生机盎然,才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课教材是在掌握了新建文件、文件命名、文件复制、粘贴、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文件管理知识.是教材中文件管理的最后一课.因此,教学中应能让学生完成对自己文件夹的全部管理工作.删除操作是文件管理中需要特别慎重的的操作,教学中可以利用前面教学复制时多出的文件或误建的文件夹进行演示,注意教师在操作中的规范性,注重教师操作的示范引领作用,避免出现教师在操作时随意删除文件的情况.回收站操作应让学生明确回收站图标的变化,可以通过生  相似文献   
5.
<正>"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程的根本宗旨。针对课改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窄语文、泛语文、非语文的倾向,针对教师教得辛苦,课时紧张,效果仍不理想等现象,语文教学一定要简单。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而是简明的  相似文献   
6.
和谐课堂,是和谐教育的基石,是培养和谐精神的摇篮。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学生学得轻松没压力、师生开心没矛盾的课堂就是和谐的。我认为,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应该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扎实、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课堂上互动交流充分,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培养,能动性得到激发。一、和谐课堂应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语文这种工具,没有一定的训练和实践是不能掌握的。语文课堂要狠抓教学目标的落实,只有开展扎实的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才能使学生真正积累语言材料,才谈得上感悟和运用;要从学生身心发展实际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出发,把着力点放在识字写字、阅读积累、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习作表达等  相似文献   
7.
王银 《小学生》2013,(12):58-5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和教学建议中都指出:"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所谓的"问题"是指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或尚待解决(弄不明白)的事。它表现为学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一、加强朗读教学,提高阅读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并把它贯穿于各学段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何明忠 《地理教育》2013,(Z2):123-123
一、营造"敢问"氛围,激发学习热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明显。在一支贪生怕死的军队中服役,最勇敢的人也往往会失去勇气和信心。在竞相提问的教学氛围中,跃跃欲试、积极思考的同学会大大增加。那么,这种氛围应如何营造?1.晓之以理,打动心弦,让"我要问"观念深入人心人的行为受大脑意识支配,敢于提问亦是如此。因而,要先让学生明了提出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人是能思维的动物。古之圣人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  相似文献   
10.
程耀根 《中国教师》2013,(18):32-33
面对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不断倡导的素质教育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改革,许多高中语文教师无所适从。由此,引发一个问题:高中语文教学要解决什么?我觉得,高中语文教学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让学生学会"四项知识",二是使学生提高"两种能力",三是教师应引起"一个重视"。一、四项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