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849篇
科学研究   866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445篇
综合类   46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1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兵七进一炮2平32.炮二平五象3进53.仕六进五卒7进1黑方先进7卒,定型下法,有意导入自己熟悉的轨道。如先走马8进7,红方可兵三进一,车9平8,马二进三,炮8进4,马三进四,炮3进3,双方加快出子节奏,变化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2.
在简要分析砌体裂缝的性质和裂缝控制原则以及措施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砌体结构裂缝控制的具体构造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书底挂号》是上海书业公所1906年春成立后,根据同年制定的书业公所章程,各书局将各自的书底“报明公所登册”而形成的类似今日版权登记之类的簿册。根据上海市档案馆现存书业公所《书底挂号》,有57家书局在书业公所登记了自己的书底。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出版市场的一些情况。下表根据《书底挂号》中各书局登记的书目略加分类而编制:新旧学书籍数量对比一览表(见右表)将其汇总,大致有如下表:不难看出,当时出版物中传统书籍占了绝大部分。它们中有经学史学书籍,如纬文阁的《十三经注疏》、《朱子近思录》,广明书局的《四五经新义》等;也…  相似文献   
4.
5.
扬天举 《垂钓》2004,(6):13-13
鳊鱼属于中小型鱼类,多游弋于水体的中下层,也常到上层觅食。鳊鱼喜欢江河湖库的多水草处,喜欢清洁.含氧高的深水水域。鳊鱼主食水生植物和浮游动物,底栖时摄食各种食物残屑,在中层游弋时有摄食抗落食饵的习性。鳊鱼5—6月产卵于深两米左右的软泥多草区.7-9月份多游于水体的上层或表层,啄食嫩草、菜叶或落水昆虫。鳊鱼的食草性和杂食性与鲩鱼相似。  相似文献   
6.
关于三格式“处”字日戳,长期以来多被误解,朱桐《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戳图鉴》说成“早期作为代办所的标志”,《集邮研究》1991年第3期《广义侨批》一文误“福建晋江金井(处)”“即海关办事处”,似乎已不承认它是邮政日戳。本刊2000年第9期《“处”字日戳的探讨》发表后,2003年第  相似文献   
7.
炸弹钩钓组     
李洪生 《钓鱼》2004,(9):35-35
炸弹钩,也称爆炸钩,组钩、团钩,常见的有子母型、豆饼钩、飞钩。炸弹钩一般为6只一组,多为锦纶编织线作为子线扎制。其主要用抛竿沉钩底钓钓取个体较大的鱼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钓钩。在面广水深的水库、湖泊等自然水域,深受广大钓迷的欢迎。  相似文献   
8.
用低应变法检测嵌岩桩 ,若桩底出现明显同相反射 ,多数因桩底缺陷引起。而区分是桩还是持力层的缺陷 ,主要看反射的起跳时间在 2 L/ C之前还是之后。当桩的变径及入岩反射对测试影响很大时 ,应进一步用钻芯法检验。  相似文献   
9.
魏玉林 《中国钓鱼》2001,(11):14-14
鲫鱼是底栖鱼类,原本在一般情况下不上浮觅食,尤其是鱼源稀薄的野钓水域更是如此,所以在野钓鲫鱼时,钓者大多采用底钓法。但是在一些特定环境和情况下,底钓往往可能收效甚微,浮钓却可大放异彩。下面是我几年野外浮钓鲫鱼的粗浅体会,愿同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0.
在广泛采用砖、石基础的地区,由于季节性土体的冻胀、融陷,势必对基础造成危害。如果设计、使用、施工方法不当,难以抵抗冻胀力,造成房屋冻害,以至影响到安全使用。通过对冻害的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整治措施,最终达到控制冻害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