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3560篇
科学研究   172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57篇
综合类   65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3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375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490篇
  2010年   563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372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文海 《师道》2004,(7):57-57
初春,夜雨敲打窗棂,点点滴滴,天簌之音,一片清新怡人。轻闭门窗,将料峭春寒拒之户外。灯下,沏一壶香茗,静观晶莹的水气袅袅上升,于众音沉默中细细品味那份幽香与淡然。此时,可捧一卷诗书,聆听先贤圣哲的教诲;亦可握笔抒怀,快意人生。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出版社合编的科学第四册《热是可以传递的》一课中“实验与观察”内容安排:准备长短、粗细相同的三根铜线、铝线、铁线及一根裹有塑料皮的铜芯粗导线,酒精灯、蜡烛、火柴等。把火柴用蜡液粘到这些金属线上,观察火柴掉下来的情况。使学生通过观察得到热是沿着一定方向由高温向低温处传递的等方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的,同时指出了帝国主义的新特点,最后对重新审视帝国主义而得到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5.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特有的态度的体验.情感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求知探索的情感和对学生期望的情感有机地融在教学过程中并生动地表达出来.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反映.从学生的心理活动分析,学习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感觉--思维--创造,这是认知过程;二是:兴趣--情感--意志,这是意向过程.  相似文献   
6.
如同世界上的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人的直觉经验也有两面性、既值得珍惜,也有弊病、全文说理,却不用理论语言,不用概念的阐释,演绎和推理等方法,而是用一种情趣兼有的语言,充满感情地侃侃而谈,文章条理分明,分析与综合的理据丰足,逻辑谨严,作者为我国著名的小说家,近几年发表杂文也很多。  相似文献   
7.
这篇章耐人品味。章短小精悍而蕴涵深刻,语言清新自然。读它,犹如喝了一剂心灵鸡汤,那味道纯美绵长,让人从中获得深刻的启迪:“暴风雨是一个筛子。胆子小的,思前想后的,都被它筛了下去,留下了最有胆识和最不怕吃苦的人。”如此看来,只有经得起暴风雨考验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不到五百字的短能如此耐人咀嚼,自然倾注了作的一番心血。  相似文献   
8.
长篇小说《上下都很平坦》是马原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小说集中展示了一群70年代初的知青们的命运故事。小说呈现的是一部知青群体的“饥饿的美学”史。一群知青,陆高、姚亮、二狗、长脖,当然还有“我”,也还包括其他人,为了吃,便不惜干出诸如监守自盗式的偷青,杀鸭套狗烤肉吃、千方百计钓蛤蟆等一系列勾当来。总之,一句话,为了吃,他们是那样地不遗余力。相对于男性们的吃,女性们的情事则成为了小说中的另一个叙述重点所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叙述这些女性的情事时,作家马原并未赋予其太多的诗意色彩,只是尽可能进行…  相似文献   
9.
一、堂组织技能的杨念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组织学生的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为学生剧造生初活泼,主动地学习的条件,使课堂充满愉快、和谐的气氢,霞络达到预用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郡为教师的课堂组织挂能。  相似文献   
10.
面孔     
魏巍这样的作家有几个 据新华网,1951年4月11日,嵌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毛泽东主席旋即批示印发全军,自此“最可爱的人”成为志愿军官兵的光荣称号,魏巍的名字也由此传遍全国。后来,《谁是最可爱的入》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数代中国人。今年8月24日,魏巍离开了人世。在新的文学创作时期,我们看不到魏巍式的创作了。魏巍在文学上毕生追求的是把文学的革命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这或许就是一种作家的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