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0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林 《现代语文》2006,(11):30-31
元稹的妻子韦丛,二十岁时嫁与元稹,七年后,元稹已经当上了监察御史,韦丛却离他而去。元稹悲不自任,为妻子写下诸多千古绝唱的悼亡诗。由于对元稹的生活品节后人多有争议,因而对其悼亡诗情感的真挚与造作、情缘真伪后人一直争论不休。孟子曰:“以意逆志”;鲁迅先生也强调:“解读作品要顾及作全人和作品的写作背景”。我们要想正确解读元稹的悼亡诗就必须体会、触摸其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2.
明朝宣德年间,御史李浚(jùn)奉皇命来到浙江钱塘县督理粮储事宜。然而,当时的钱塘县官对李浚却并不买账,表面上恭恭敬敬,内心里却一直想要设计害他。一次,县令找到了一个机会,将自己的一个心腹送到李浚的身边做侍仆。因为李浚  相似文献   
3.
真州东园记     
真为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龙图阁直学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得监察御史里行马君仲塗为其判官。三人者乐其相得之欢,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而日往游焉。  相似文献   
4.
文彦博审案     
宋代的文彦博从小就享有"神童"的美誉。有一次他与小伙伴们玩球时,一不小心,球掉进了一个很深的树洞,大家束手无策,他却往树洞里灌水,结果球自己浮了上来。不过在历史上他真正让人记住的不是聪明,而是担当。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时任监察御史的文彦博审理了一件大案。这一年,西夏王李元昊进攻北宋延州(今陕西延安),边关守将刘平奉命增援,两军在三川口激战,结果监军黄德  相似文献   
5.
对官吏的监察历来为中国封建统治者所重视,唐朝形成了较完备的监察制度不仅在律典上,对官吏的监督作出了全面而详细的规定,而且以御史制度为核心的监察体系强化了监察权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当今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晏建怀 《知识窗》2011,(2):47-47
柳开是宋朝乾德初年监察御史柳承翰的儿子.典型的“官二代”。作为“官二代”.柳开并没有贪图享乐、荒废学业.而是从小在父亲的监督下苦读诗书.年纪轻轻便满腹经纶.作文无数。  相似文献   
7.
张星 《考试周刊》2014,(7):30-31
<正>1.丞相。秦、汉定制,丞相为辅佐皇帝的最高政务长官,与太尉、御史大夫地位略等。太尉掌军,御史大夫掌监察,又兼为丞相之副,起互相制约的作用。汉代初期,有时置左右丞相各一人,但一般只置一人,不分左右。魏、晋以后,真正担任宰相的多用其他名义,而丞相只用位置权臣如曹操、王导等,往往进一步即登皇位。一直到南宋孝宗以后,才又采用左右丞相名称。辽、金、元亦同,但是此时的丞相已无汉代丞相的实际权力。明初亦设左右丞相,不久即废,只以内阁诸臣参与机务,自此以后不再有丞相之名。但习惯上唐、宋之同平章事亦以丞相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随同封建制的产生而萌芽,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它产生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之后,随着封建王朝的更替,经过不断完善,显得十分完备和精细。其中有代表性的监察形式当推御史监察制度。形成并确立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御史监察制度,是贯穿中国古代很长时期的最基本的监察形式。这一制度到了封建社会中期逐渐走向成熟。除了御史监察这一最基本的形式外,不同时期还有多种不同的监察形式。如汉朝建立的刺史制度、魏  相似文献   
9.
孔子(前551—前479年)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世人敬称为圣祖先师、圣人等等,他被列为当今世界十大名人之首。《孔子圣迹图》石刻版是明朝正统九年(1444年)春由监察御史张楷作画题赞词,并篆刻于现上海市青浦区大  相似文献   
10.
赌博是一种以财物为注争较输赢的社会恶习,由来甚久,若任其蔚然蔓延,非但不能创造社会财富,反而会败坏公序良俗,扰累民生治安。因而,遏制赌博不仅在中国古代多数时期为统治者所重视,直至今日仍是社会管理的重要议题。清中期以后,京城赌博之风盛行,轿夫聚赌尤为猖獗。嘉庆十六年(1811)五月二十八日,云南道监察御史韩鼎晋奏报"臣近闻京城轿子房赌风渐炽","内城旗人多受此累","若不早为严禁,恐积久弥甚"[1]。嘉庆帝对此高度重视,次日,密令户部左侍郎英和、步军统领禄康严查,该年京城禁赌案帷幕由此拉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