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山水诗源远流长,自谢灵运首唱伊始,诗人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赋予山水最深沉的情感,藉山水抒发诗人心中悠远的乡思和回归家园的渴望。通过对种种山水意境的创造,展示诗人强烈的生命追求,探寻生命哲学的底蕴,并在山水中体验生命的终极意义,使山水诗承载起了中国文人博大深沉的人生情感和生命情怀。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雁意象多与失意、孤苦、凄凉联系在一起,负载着诗人思乡怀归的孤苦情怀,是透视其心灵世界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符号。  相似文献   
3.
李永军 《辅导员》2013,(16):104-105
<正>在《李太白全集》中,关涉邠州的诗篇共四首,其中三首写于邠州,这些诗歌均没有注解。那么李白何时来到邠州,所作诗篇如何理解?笔者不揣浅陋,作一番解析。开元十八年,30岁的李白在长安自夏至秋,通过各种关系求仕途未成,遂于暮秋时节从长安出发踏上了西游邠州的道路。一来探访古豳国风情,借以排遣仕进无门的苦闷。二来探望一下担任邠州长史的堂兄李粲,另谋他途,以求仕进。到达邠地后,诗人一日登上了矗立于新平原上的城楼,四周眺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学习占有很大比重,我们不能忽视文本中所蕴含的这种对故土家园的思慕和追寻,个体生命对心灵故乡的依恋与怀归。这种怀归情结,不仅是一种个体意识,一种审美情趣,更是一种哲学思考,一种民族精神。本文笔者将从怀乡情结,"怀古"情结,怀归意义这三个方面论述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怀归情结。  相似文献   
5.
名胜谜 下面的谜语和我国的名胜有关,你能猜出来吗?1.在广东汕头落户。(打一江西名胜)——2.做人首先清廉,当官半笔莫贪。(打一北京名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