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6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高文龙 《中国德育》2004,(6):67-67,54
通过对山东省淄博市4700余名中学生的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的三种思想倾向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2.
3.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两个对立的艺术形象 ,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思想意识倾向和生活道路。宝黛之间在爱情上的纠纷 ,实质上是反映了思想上的冲突 :一个是积极拥护封建制度 ,一个是极力反抗封建制度 ,钗黛俩人的政治立场和思想倾向具有鲜明的对立性。薛宝钗热忠于功名富贵 ,把自己的希望与年青人的出路完全寄托于封建统治阶级 ,强调“男人们读书明理 ,辅国治民 ,这便好了”;以“仕途经济”规劝贾宝玉 ,要他攻读时文 ,见宝玉不听 ,就冷冷地旁敲侧击。这些都说明她对封建制度是由衷地拥护和支持的。而黛玉却纵容宝玉“调脂弄粉”从不以“仕途经济”相…  相似文献   
4.
一.文本解读1、文本的内容、价值与地位: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叙事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生死观,批判了士大夫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立意不同凡响,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同时还是书法艺术的瑰宝,二者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  相似文献   
5.
《淮南子》和《楚辞》的神话同出于南方神话系统,《淮南子》的神话继承了《楚辞》的神话,然而《淮南子》和《楚辞》的指导思想不同,所以有区别。从三个方面比较研究:其一,《淮南子》和《楚辞》所记录的神话地理可以互为印证;其二,在神灵定位上有体道与抒情的差异——《淮南子》记述神灵在于体现道家之精神,而《楚辞》援引神灵则是作为抒情载体;其三,在神话传说的传承方面,表现出道之探究和人之神化的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6.
李剑 《语文天地》2011,(23):63-64
一、杜甫的望月愁叹杜甫是我国伟大的诗人,在包含忧国忧民思想的诗作中,也有思念故土亲人的思乡情感。"月是故乡明"一句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此句千古流传,成为思念故土亲人,忧国忧民的佳句。"月是故乡明"作为苏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创新导练第三专题,体现着这一单元的整体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7.
<干将莫邪>(语文出版社课标<语文>八年级上册)选自东晋干宝的志怪小说集<搜神记>,比照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它是一篇新增课文.笔者在备课时,查阅了不同版本的<搜神记>以及多种古代作品选本,发现这篇小说又名<三王墓>,课文结尾删去了两句话:"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宜春县界."笔者认为,删去结尾两句有损于作品的完美,不能充分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给我们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带来不利,删得并不高明.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野草》不是鲁迅个人命运的象征,也不像一些人所批评的——态度“悲观”、“彷徨”,是“苦闷之讴”,其24篇都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一以贯之的共同主旨——对社会现实及历史传统的批判反抗和对反抗者斗争精神的歌颂。  相似文献   
9.
一、新时期文学主潮的启蒙主义性质新时期文学主潮是启蒙主义的,这一点,基本上还没有得到学界的认同。多数学者虽然肯定新时期文学具有启蒙主义的思想倾向,但他们只是把启蒙主义当作一种社会文化思潮,而不是当作一种文学思潮,这种情况与对五四文学的定性是一致的。那么作为一种文学思潮,新时期文学该如何界定呢?有的学者对新时期文学主潮的性质不作界定,只是进行具体的描述,实际上是回避了这个问题。更多的学者沿用传统现实主义的概念来界定新时期文学主潮,这与对  相似文献   
10.
范毓周 《寻根》2007,(1):4-6
竹林七贤是魏晋玄学的著名代表人物,他们在当时以及后世的思想界具有极大的影响,故其生平活动和思想倾向为历代学者所关注,研究著述已有很多。本文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就其中几个需要澄清的问题略述己见,以就教于海内外学术同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