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3788篇
科学研究   161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60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15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505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356篇
  2011年   399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5 毫秒
1.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妥耶夫斯基在贫病交困的晚年,用全副心力酝酿写成的。他以先前看见的一个年轻军官弑父为情节核心,塑造了老卡拉马佐夫和他的三个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志趣和生活倾向的儿子:老卡拉马佐夫纵欲贪婪,大儿子德米特里粗野率直、狂暴任性;二儿子伊凡对社会抱着犬儒主义的怀疑嘲弄态度,小儿子也就是作者的理想人物阿辽莎却真诚地相信爱可以战胜一切邪恶。  相似文献   
2.
巴赫金的<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和<陀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两书存在着矛盾之处:前者重视"整体性",而后者则推崇趋向于分裂的复调小说特征.笔者认为巴赫金的这个矛盾之处标志着他从传统审美观念向现代审美观念的转向,而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虽然具备某种复调小说的特征,但是比较起陀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它更具备现代性的艺术特征,这种特征即为整体性的趋于弱化.  相似文献   
3.
4.
苏轼的想融通百家、博大精深,与他的人生三个阶段对应。苏轼的想有三个境界:黄州时期以前是第一境界,这时他治天下、探寻人生;黄州时期是第二境界,通脱旷达、幽怀破散,他不再汲汲于世俗功利和传统价值标准;第三境界是岭南时期的天地境界,确立了“无”、“无待”的生活试,实现了人生的审美化。  相似文献   
5.
东西方传统法律文化在内容、结构及其发展轨迹上各有其特点,其差异的哲学基础在于对人性善恶的认识不同;西方为以“民法”为主体的私法精神和法治精神,东方(中国)为以“刑法”为主体的公法精神以有治国方略上“德主刑辅”的人治与德治结合的精神。东西方法律文化相结合的理想模式应为“德治”与“法治”的结合,保持法律文化先进性的关键在于保持开放性。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教学论研究中,存在着对科学——实证教学认识方式的推崇与贬斥两种对峙的态度。本文立足于教学基本问题,以斯宾塞、梅伊曼、拉伊、斯金纳为线索梳理这一认识方式的发展脉络,从研究的问题域、体现的价值尺度、遵循的致趋向展示了这一认识方式的主要特征,并对其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教育碎》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郑金洲教授的一部随笔式的著作,共由44篇文章组成。虽为随笔,却并不随意;虽日“碎”,却分明贯穿着鲜明的主线,那就是作者对于当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深层次、前瞻性的理性考。  相似文献   
8.
9.
数学想方法是处理数学问题的指导想和基本策略,是数学知识体系的精髓,也是数学知识本质的和内在联系的反映。本就数学想在概念的形成过程,知识的关联,问题的变通几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与高新技术的发展都跨进了崭新的时代.提高人才素质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已成为当务之急。而作为培养学生健康成长,逐渐具有优良想品质的品课教学.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提高小学想品德课教师素质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那么,教师如何提高个人素质呢?下面就此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