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篇
教育   133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性别视角的开拓与双性解放--对女性文学研究现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时期以来的女性文学研究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在很人程度上得益于性别视角的成功运用。但研究者对性别视角的运用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那就是忽略了性别研究的另一视阈:如何止确地认识男性。男性在历史与现实中的真实处境提示我们应该像重新认识女性一样去重新认识男性,男性利女性同样需要解放。女性解放的最终日标就是男女携手前行的双性解放。  相似文献   
2.
论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的兴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对近代中国女性体育的兴起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果认为,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的兴起和女性解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的兴起经历了三个阶段:1898-1903年,主要表现为男人社会对女学教育和女子体育的关照;1904-1907年,主要表现为一批新知识女性群体对体育的自我觉悟,其中尤以秋瑾为代表;1907年后,主要表现为晚清政府颁布了两个有关女学教育的重要章程,为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的兴起提供了法律基础,使中国女性体育开始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3.
沉樱在20世纪20-30年代以爱情小说创作闻名于文坛,作品中恋爱与婚姻的不同叙述色调,显示出作者对婚恋问题的透彻认识以及对女性解放道路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苔丝勇敢大胆的追求自己的生活,同时也在默默忍受着悲哀苦难以及男性的压迫,她凭借自己的人格美和精神吸引力,实现了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女性解放.  相似文献   
5.
女性写作是199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一道颇为靓丽的景观。在这道景观中,女性的躯体呈现为一个醒目的主题。这一主题的凸现在当下的文化语境和社会环境中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躯/身体写作”是当代女性意识复苏的产物。是“浮出历史地表”的女性自觉地思考自己价值的性别写作,它将为在社会中建立起一种自由的女性话语空间而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躯/身体写作”的理论与实践思索“女性解放的命题”,发现当代女性在女性解放的道路上明显前进了一步,但距离女性解放的终极目标却仍然路途遥遥。或许,这本来就是一个永远在追寻的命题,永远也难以得到圆满解决的命题。  相似文献   
6.
新华社讯,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王安忆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小说《长恨歌》,近日遭到上海《咬文嚼字》和读者的挑错。有语言文字专家指出,《长恨歌》一开篇说:上海弄堂里的闺阁,也讲女性解放。  相似文献   
7.
冯铿、许心影、陈波儿是20世纪二十、三十年代旅沪潮汕文人中杰出的女性代表,她们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时期,用自身的文学创作、革命实践及婚恋经历艰辛地调和着乡土潮汕与现代文明、他者镜像与自我认同、婚姻爱情与革命志业之间的罅隙,不断将女性自身解放有效地融入到社会解放、民族解放浪潮中。此种带有浓厚地域色彩的女性学人传统,对当代潮汕知识女性自我价值构建具有深刻影响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叙事声音、对比,分析了男女主人公各怀心事的周旋及背后根源,展示了经济独立的女性内心孤独、人格不能完全独立的真相,表达了女性如想彻底得到解放,在物质独立的同时,也得到精神独立,经济独立的女性必须在精神上解放,才能实现真正的人格解放。  相似文献   
9.
解放区文学的革命叙述涌现了众多扬眉吐气、翻身做主人的农民形象,形成了一曲曲翻身欢歌。但是,孔厥的《受苦人》表现了农民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翻身的同时,依然面临的复杂文化生态,提出内在心灵深处的人性解放问题,体现出了一种迥异的、可贵的精神文化需要与主体意识,构成了解放区文学翻身欢歌中的“一声叹息”。  相似文献   
10.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一篇描写青年人恋爱婚姻生活的小说。作品描写了"五四"时期一对知识青年的爱情悲剧,其中的女性形象子君成为这一时期新女性形象的代表。然而,由于自身被封建主义精神奴役的心理积淀和男权社会的迫害,她们内心向往的女性解放陷入了乌托邦式的境地,美好的爱情乌托邦被残酷的现实所粉碎,最终以子君为代表的知识女性依然挣扎在爱情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