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篇
教育   121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瑞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6):187-188
如果把《忘不了的画》仅仅作为一篇通常的散文来读,实在很难赏析,此文串珠的结构法显得一般,语言也未见特别的光彩。  相似文献   
2.
鲁迅最后一本小说集《故事新编》的创作历经13年,分为三个阶段,其间呈现出复杂的情感变化曲线和曲折的写作心路历程,最终形成和发展了其独特的怪诞现实主义风格,表达了鲁迅对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存在与叙述荒诞性的终极感悟。  相似文献   
3.
4.
刘霞 《生活教育》2012,(9):84-87
清明小长假期间,应邀至扬州参加一班主任论坛。午间休息的时候,几位老师和我聊到了他们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离异家庭孩子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的怪诞行为。  相似文献   
5.
柯华 《兰台世界》2014,(4):126-127
陈洪绶是中国人物画史上非常著名的画家,其人物画题材广泛,仕女、佛道、高士等无所不能;线条道劲圆润,如行云流水,如春蚕吐丝,极具装饰感;人物形象怪诞奇骇、夸张奇曲、意趣高古。  相似文献   
6.
解释诗歌象征与小说言外之意、古典审美规范与怪诞审美规范这两对对应范畴 ,可以说明巴赫金的怪诞美学思想与小说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怪诞不是对古典规范的偏离 ,而是与古典规范并存的地位相当又彼此补充的一种规范 ,巴赫金的这一思想为我们探讨历史诗学研究中怪诞小说审美因素的特征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在19世纪与 2 0世纪的非诗歌艺术作品中 ,各种“纯粹的”怪诞形式表现出以下突出特点 :(1)文学的主体形象是以不同意识之间边界的转换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2 )统一的和直接的描绘法让位于逆向的描绘法或者被它所取代 ;(3)就小说修辞而言 ,在各种双声性话语的变体中 ,具有“内在对话性”(与“双体性身体”完全类似 )的话语形式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罗马时期以来,维特鲁维、贺拉斯、维兰特、格斯顿贝格、雨果、黑格尔、菲舍尔、罗斯金、施特罗布尔、凯泽尔、菲利普·汤姆森等人的看法构成了西方主流怪诞理论怪诞由丑恶和滑稽两种成分融合而成,既可怕又好笑是它的接受反应。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间的推移,宠物主人的行为举止是否会逐渐趋同于他们的四足朋友?猎犬主人的嘴唇是否会变得下垂,他们的耳朵会耷拉下来吗?名字是否会影响我们的性格?能不能过上幸福的日子是否和我们的生辰八字有关……  相似文献   
9.
鲁迅与卡夫卡的作品在反映社会,表现人的生存处境上所运用的手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为他们都运用了怪诞与真实相结合的手法来传达自己的对社会与人生的感慨;不同之处具体则表现在怪诞与真实之间的关系上:鲁迅表现为真实之中的怪诞,而卡夫卡则为怪诞之中的真实。分析两者之间的异同及其原因,对认识这两位作家所处时代人生困境的世界性、世界文化的异同性以及当下社会现实的分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孤独的哀歌——析卡森·麦卡勒斯笔下的典型人物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一位成就突出的南方女作家,在小说中,她刻画了许多典型人物形象来深化其孤独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