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4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赛珍珠(Pearl S·Buck,1892~1973):世界著名女作家,以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巨著《大地》于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赛珍珠出生于美国亚弗吉尼亚州希尔斯保罗.原名泼尔·康福·赛登斯屈克。出生几个月后就随父母来到中国,此后一生中的前40年基本上在中国度过,“赛珍珠”是她给自己起的中文名字。1935年,赛珍珠回美定居,1951年当选为美国作家协会主席。在她一生的一百多部作品中.绝大多数是描写中国的.是西方社会中唯一一位专写中国题材的作家。  相似文献   
2.
李莎的原名叫叶丽莎薇塔·巴甫洛夫娜·基什金娜,李莎是他的中国名字。李莎1914年3月20日出生于古老的俄罗斯萨拉托夫省巴拉绍夫县的斯图坚科村。李莎的父亲是沙皇时期的一个贵族知识分子.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当过律师。李莎是家里最小的女儿,是个宝贝疙瘩,特别受大人的宠爱,她美好的童年是在农村的草原度过的。但是好景不长,李莎的父亲于1919年离开人世,母亲在农村靠养蜂、制衣等拉扯着丽个孩子。1920年大饥荒时期,母亲带着年仅六岁的李莎,背井离乡,迁居到莫斯科投靠亲友。  相似文献   
3.
2005年春节至今,全国众多网站的BBS论坛上,身患绝症女孩与男友在病房举行婚礼的生死姐弟恋故事广为流传。为了拯救这段凄美的爱情,女孩的老同学、一个网名叫“蝶衣”的成都网友日夜狂发帖子,累得吐血昏倒在电脑桌上。他甚至对着摄像头以跪的姿式现场直播“拯救爱情肢体广告”,爱情、友情让6次下达《病危通知书》的新娘一次次死里逃生。  相似文献   
4.
在湖畔公园的咖啡馆喝咖啡时认识了萨顿女土。她60多岁,操着浓重的德国口音,身材瘦小,穿着厚厚的格呢短裙和套头衫,显得很精干。以后,每次见到她,总要和她聊上几句。一次,她请我去她家喝咖啡,我没有推辞。  相似文献   
5.
试论《欢喜冤家》的恋情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欢喜冤家》是晚明出现的一部话本小说集,以叙述男女间不正常的婚恋故事为主,反映了否定男权中心主义的恋情观.从古代小说发展史的角度看,《欢喜冤家》体现了小说创作中“人性“的回归,具有恋情小说中的情欲类向情爱类转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西汉的恋情赋采取以男性为中心的角度,或写女主人公企求爱情,或写她们“愿枕荐席”,带有一定的庸俗情调。东汉末年的恋情赋则改变了西汉的陈腐套路,而代之以平等尊重的态度,表现男女双方纯真情感的交流。角度的不同体现出西汉、东汉士人对女性态度的变化,由贬低到尊重再到仰慕。汉末士人借恋情赋一步步地走向世俗,走向情感,走向内心,进而走向人性的回归与文学的自觉。  相似文献   
7.
Anonymous  佚名 《高中生》2011,(34):63-64
大多数即将进入大学的新生会对大学生活作出种种假设。大学一年级像迷宫一样充满了很多种可能性,不要因那些关于学生生活的传言而让自己失望。佛蒙特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埃米.巴斯说:"同每个人都有一段恋情  相似文献   
8.
一般认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告别母校的之作,笔者以为它是写惜别恋情的。  相似文献   
9.
左夏 《中学生博览》2012,(23):62-64
今天是我失暗恋的第三十三天,面对那段死在胚胎状态的恋情以及我再也挽不回的恋人我已经是释怀得不能再释怀了。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好男人有的是。比如现在正跟我勾肩搭背的萧达。  相似文献   
10.
《音乐世界》2007,(14):78-79
They Sing:回忆穿梭在纯净无暇的那段年少日子/Hey,Hey,Hey 那年的夏天/在海滩上/Hey,Hey,Hey 吹著不熟悉的口哨/那是最初也是最后/与你一起看的夕阳/我无法忘怀/真正的心意来不及说出/眺望著放学后的校舍屋顶/理解到了无法告白的恋情/才是最美的/你将永远不变地存在著We Say:简单的吉他,庆太清澈的嗓音,那段美丽却苦涩的回忆在音乐中慢慢浮现,年少时青涩的恋情,总像是一首诗,有难过,有难忘,有眷恋,有不舍,《Is that you》是否让你忆起了曾经偷偷凝视无数次的他或她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