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8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锋 《现代语文》2005,(11):31-33
在反映知青生活的小说中,梁晓声所创作的知青小说无疑是独特的:他把"悲壮"与"崇高"带给了我们,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特定时代所闪耀着的"英雄主义"的光芒.  相似文献   
2.
富一代,创业;富二代,守业,富三代呢?当家庭财富累积三代,当家族的希冀无孔不入地浸透他的生活,他犹如困兽一般举起了刀——是英雄断腕的悲壮,还是青春涌动的鲁莽?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古神话体现了悲剧美和崇高美的美学特征。这种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创世神话、始祖神话和英雄神话中。它的不少故事,带有悲剧色彩,甚至是悲剧性的。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起舞、女娲补天等故事,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先民的悲剧命运与英雄的崇高情怀。因为这样的牺牲是出于崇高的目的,所以悲剧故事并不使人感到哀伤,而只是使人产生悲壮的感情,引起对牺牲者的崇敬,同时展示出光明和希望。因此,这类神话形象不仅是悲剧性的,同时又是乐观主义的。而这种乐观精神,正是悲剧美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5.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具有人与自然、社会矛盾斗争的突出特点,彰显了自然界的强大和恐怖,以及先人的苦难生活和悲剧命运,借此昭示先祖的自我牺牲精神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具有悲剧意识。晋城古代神话传说众多,具有英雄特质的女娲神话、神农传说,以及具有地域特点的有凤来栖、桑林祷雨等,无不具有浓郁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6.
闫立群 《收藏》2011,(7):44-47
昭君出塞和文姬归汉是我国历史上引人注目的事件。一出一归,曾几何时茫茫几万里的大漠阻隔了昭君和文姬的思乡之情。而今我们只能在历史长河遗留下来的画卷中领略这两段悲壮而凄凉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电影《可可西里》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引人深思的大片。它用几近自然主义的风格给人们讲述了一个类警匪式的事件。匪盗羊,警捕匪,但警败匪赢了。这就不得不引人注意。其实,影片的表现有悲壮,有荒诞,也有锯裂。  相似文献   
8.
悲壮沉郁是张元干词作的主体风格。忧国忧民、抗争命运和湛怀息机,是这种风格的三大构成特质。而时代的剧变、封建艺术审美意识的变化以及张元干对江西诗派创作理论的吸收,则是促成这种主体风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论徐志摩散文的美学追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赋与大自然以性灵神韵和社会意义,是徐志摩散文追捕的美。他把三种美感形态的创造作为散文重要的艺术追求:柔美,能让人感到和谐、情意缠绵及轻松愉快;壮美,能引起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情感;悲壮美,能使人在沉痛、怜悯、崇敬和赞美等精神反应中得到美好情感的激励、振奋、陶冶和提高。他在散文中所探索的想象美,主要表现在补充感觉、洞见美质、拓展诗意和超越时空局限方面。他的散文,极力追寻的浓艳富丽美文体,是由丰富的“色彩意识流”、变形的联喻、虚幻的荒诞描写和艺术通感组成的。  相似文献   
10.
李颀历来被视为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与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人并称。本文主要介绍了李颀的个人经历,对其为数不多的边塞诗(共计五首)分别作了评析,最后从思想主题和创作手法上进行简略的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