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3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锋 《现代语文》2005,(11):31-33
在反映知青生活的小说中,梁晓声所创作的知青小说无疑是独特的:他把"悲壮"与"崇高"带给了我们,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特定时代所闪耀着的"英雄主义"的光芒.  相似文献   
2.
真正的慷慨     
《幼儿教育》2011,(6):11-11
一场龙卷风袭击了我们家附近的一座小城,那里的许多家庭都损失惨重。后来,报纸刊登了受灾情况最严重的一些家庭的故事。报纸上一张特别的照片触动了我的心。照片上,一个年轻女人站在一所被完全毁坏的由汽车拖拉的活动房屋前面,痛苦的表情扭曲了她的面容。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低垂着头站在她的身边。在年轻女人的前面,一个很小的女孩正用手抓着裙角,眼睛盯着照相机的镜头,目光里充满了慌乱和恐惧。在与照片相配的文章中,作者给出了照片上每一位家庭成员衣服的尺寸。  相似文献   
3.
李白是我国杰出的山水诗大家。他的山水诗不但成熟完美,而且独具风格。李白的山河颂歌,是同慷慨激昂的壮阔胸怀、豪放浪漫的奇想交织合一的,其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表现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李白的山水诗呈现出极为鲜明的特色,可以概括为“三大”,即口气大,力气大,才气大。  相似文献   
4.
富一代,创业;富二代,守业,富三代呢?当家庭财富累积三代,当家族的希冀无孔不入地浸透他的生活,他犹如困兽一般举起了刀——是英雄断腕的悲壮,还是青春涌动的鲁莽?  相似文献   
5.
课文注释是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当的注释有助于师生更为准确地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者情感。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短歌行》中的“慨当以慷”是“指宴会上的歌声激越不平”这一注释有待商榷。通过探讨《短歌行》的创作背景,分析上下文语境,研究相关例句,借鉴其他学者的观点,总结出“慨当以慷”的主语为“诗人”,其释义为“内心情绪激昂”较为恰当。  相似文献   
6.
对员工慷慨,未必是好事。一项好的薪酬奖金激励制度,可以驱动企业奔向目标,但是一项坏的薪酬奖金激励制度也可以瓦解职业道德与规范、企业文化与愿景。所以,企业家要懂得慷慨,也要懂得吝啬,吝啬也可以是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7.
我国上古神话体现了悲剧美和崇高美的美学特征。这种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创世神话、始祖神话和英雄神话中。它的不少故事,带有悲剧色彩,甚至是悲剧性的。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起舞、女娲补天等故事,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先民的悲剧命运与英雄的崇高情怀。因为这样的牺牲是出于崇高的目的,所以悲剧故事并不使人感到哀伤,而只是使人产生悲壮的感情,引起对牺牲者的崇敬,同时展示出光明和希望。因此,这类神话形象不仅是悲剧性的,同时又是乐观主义的。而这种乐观精神,正是悲剧美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崔坦 《教师博览》2008,(11):56-56
人类并非生来就懂得分享。瑞士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人在幼年时期通常表现得自私,直到七八岁才懂得与人分享。专家认为.这一突然转变是人类基因和社会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具有人与自然、社会矛盾斗争的突出特点,彰显了自然界的强大和恐怖,以及先人的苦难生活和悲剧命运,借此昭示先祖的自我牺牲精神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具有悲剧意识。晋城古代神话传说众多,具有英雄特质的女娲神话、神农传说,以及具有地域特点的有凤来栖、桑林祷雨等,无不具有浓郁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