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日蚀》为标本,解析杨昭小说写作思想的根源,透视"新现实主义"在新世纪文坛视域下的拓展维度,从而再次观照中国继鲁迅以来对国民性探索的当下性创作。  相似文献   
2.
论《枕草子》中的谐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谐趣”是日本古典文论中重要的审美范畴,它主要代表一种超凡脱俗的、优雅的贵族审美情趣。在平安时代,随着贵族阶级的衰落和武士阶级的兴起,谐趣一方面朝越来越幽深,闲寂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日益接近大众生活,并真正具有了现代喜剧可笑,滑稽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太原大学学报》2017,(4):82-88
汤姆·斯托帕德的《戏谑》通过使用人物形象的不协调、性格的不确定、身份的双重性,戏仿、拼贴的话语策略以及无终结的环形叙事结构和时空的错位等艺术手法,体现出了浓厚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性。  相似文献   
4.
李伯元小说及鲁迅对之的经典评说至今仍被误读,对李氏小说精神的探询是对其小说本质的认知。李氏小说书写为其报刊实践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商业写作的特性。李氏小说既受市场规约,也受创作主体规约,表现出书写者的“游戏态度”。李氏小说书写的“游戏态度”内涵复杂,具有浅性叙事、精神隐痛、戏谑风格等叙述要素,而其“游戏笔墨”也透显庄重的民族叙事特性。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海派话剧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是当时市民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一隅。小报剧评围绕话剧的评头论足,促进了海派话剧的发展繁盛。它以戏谑夸张性的口吻,切中市民观剧的爱憎心理;它亦像剧坛的风向标,以动态的视阈观照剧坛、剧人;小报偏爱娱乐八卦,以休闲娱乐、俚俗野趣的言说方式特立独行,读者可以从中洞悉剧目的上演内幕等。小报所发出的声音无疑是最为切合具有市民性、通俗性的海派话剧,二者同声相求,一拍即合。  相似文献   
6.
戏谑影棚     
《当代体育》2014,(16):F0002-F0002
今天是2014届新秀拍摄定妆照的日子,能够来到现场看看这些新鲜出炉的NBA小鲜肉,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按照往年的拍摄惯例,今天的工作结束后必定会有一批天空配合青青草地,然后用仰视拍摄角度,一群青春少年舒展翱翔的画面.  相似文献   
7.
陈蕾 《学前教育》2021,(2):28-28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为什么人一过四十,就要把家里变成植物园》,里面戏谑地说:如果说种菜是老年人刻在骨子里的原始记忆,那么养花就是中年人灵魂的栖息地。文章引起了许多人共鸣,不少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都纷纷留言,表示自己“提前进入了中年”。由此看来,对花草、种植的热爱其实并不分年龄段,只是到了人生后半程,各方面条件更充分,这个爱好就凸显了出来。  相似文献   
8.
网络女尊文塑造了一批强女弱男的形象,以出奇,荒诞,戏谑,解构正统的方式建构了一个乌托邦式的女尊世界,极大地满足了现代女性在生理、事业,爱情等方面的欲望,反映出当下女性隐秘的心理图式和精神需求.但女性对自身权利的争取并非图一时渲泄就能达到解决的目的,更需理性思考,跳出男尊或女尊的二元对立思维,与男性配合,将争取权利与承担责任相统一,一起营造在思想层面、社会意识等方面有共识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9.
宋人的谈谑戏谑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性风尚。宋人戏谑风尚的盛行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宋朝有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其次是宋代禅宗的风行;最后一点最重要的影响是宋朝市民文化的兴盛。  相似文献   
10.
刘震云论     
刘震云能用一双天启的慧眼,洞察人情世故,他的小说反映了人们在欲望的网络中挣扎沉浮的世相,营建起一个两极对立的世界,再现了官与民权势笼罩下命运的对立,芸芸众生的世俗气,揭开了几千年民族文化的黑幕。在写法上,刘震云操春秋笔法,将历史戏剧化,调侃戏谑,笑傲人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