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济南铁道报面向济南、青岛、徐州三大铁路地区和2300公里沿线职工读者发行,并通过进站上车供广大出行旅客阅读。线长点多的企业实际和铁路运输的服务性特点,要求报纸以典型宣传做为拳头产品,做好工作的引领示范和企业的形象打造,并借此加大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和感召力。2003年以来,报社先后推出20多个个人、集体和某方面工作的先进典型,其中不乏产生较大影响的力作。2005年10月,以《知识型职工的标兵》为题推出的济南西机务段工程师韩长虎,被铁道部政治部选树为“新时期的铁路楷模”,荣获“全国铁路火车头奖章”和山东省十杰职工称号。2005年7…  相似文献   
2.
报纸的时评,适逢天时,成了报纸的时尚。一些有评论优势的报纸,常常拿它当拳头产品整版招呼。时评热闹起来,也和俗人一样,言多必失。最近看了一些时评,就觉得有必要探讨一下,搞批评是否别那么矫情。岁末年根之际,铁老大开恩,声称2007年的春运不涨价。这当然是  相似文献   
3.
作为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报担负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士气、振奋精神的神圣使命.成就报道作为党报的主旋律宣传报道,相对于其他报道而言,一直是党报的拳头产品、当家花旦.搞好党报的成就报道,既是党报的政治任务,又是党报作为党和人民喉舌功能的具体体现,更是彰显党报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深度报道在我国早已有之,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新闻报道品种,受到媒体的重视和读者的关注,仍然是地市级党报应对都市报、电视、网络等媒体竞争的拳头产品。深度报道的迅速发展,对地市级党报新闻工作者既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又是一个必须要过的关口。如何写出深度报道。写好深度报道,这是党报新闻工作者必须研究和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典型人物报道是新闻宣传的拳头产品,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典型人物报道让读者难以忘怀,充分发挥了催人奋进的作用。可是,也有些媒体费心费力写出的典型人物报道,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甚至让人产生逆反心理。原因在于这些报道出现了对人物任意拔高、千人一面的倾向,让受众不相信,不感兴趣。因此,如何把握典型人物报道的客观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创新人物报道,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赣西晚报》自2003年创刊以来,民生新闻就是新闻栏目的拳头产品,她以其亲切、活泼的新面孔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该报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民生取向,以平民的视角和态度记录百姓的生活时态。由于民生新闻的品牌影响力,带动该报发行量年年递增,广告也随之翻番,跨入赣西地区纸质媒体榜首。  相似文献   
7.
王美英 《职业圈》2012,(23):92-92
在强手如云的中国建材界,山东德州晶华集团能够一路过关斩将,跻身于中国建材五十强,在我看来,子公司振华公司生产的浮法玻璃功不可没。仅仅从振华公司生产的浮法玻璃年创净利润106亿元.占整个晶华集团的71%这个简单的数字看,就可以说,在集团的数个子公司里,振华公司已经凭借实力,打出了集团的拳头产品,成为晶华集团的排头兵和领头雁,  相似文献   
8.
刘保全 《青年记者》2006,(8):103-104
新闻传媒的竞争,如同其他生产行业一样,最终归结为能否出“拳头产品”、“名牌产品”、“优质产品”。新闻传媒的拳头产品就是新闻精品。要创出新闻精品,从部分“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来看,新闻工作者需要具有多种意识,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13种意识。——精品意识。新闻精品的特征主要有:一、导向正确,意义重大,新闻价值高;权威性、指导性、吸引力、感染力的统一。二、精心采写、精心编排,精雕细刻、精益求精。三、传播效果好,社会反响大;既能轰动一时,又有长期保存价值,能流传于世。——策划意识。新闻策划是对新闻事实的一种能动反映,是对…  相似文献   
9.
经济新闻的报道量,无论是日报,还是晚报,都占有重大比例,系一张报纸的“拳头产品”。写好经济新闻,既是增强报纸吸引力的手段之一。也是提高新闻工作者业务素质的具体要求。然而,当今新闻界中经济新闻的写作。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新闻枯燥单调,成了“内行人不爱看,外行人看不懂”的罗列事例、堆砌数字的框架新闻。本文旨在针对经济新闻写作的“通病”,采取辨证施治的方法,有的放矢地“对症下药”,借以达到经济新闻写作要适应读者口味、更生活化的目的。那么,怎样选准经济新闻的写作角度,才能使经济新闻生活化呢?  相似文献   
10.
6月23日,重庆市永川区金龙镇科协组织辖区农技协、蔬菜公司、专业合作社在城区名豪超市、炳力市场、乾兴市场等地设立了无公害科普示范基地蔬菜直销点,把水果玉米等特色农产品直接摆上柜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