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体育   1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贾澎  潘勇 《中华武术》2003,(11):38-39
有这样一句拳谚:“以拿还拿走天涯。”充分说明了和式太极拳舍己从人的技击原则。 笔者有幸受到和兆元宗师的三位嫡系后人,当代和式太极名师——和定乾、和有禄、和天禄的教诲,管窥和式太极拳堂奥之万一,在此略做说明,权做“引玉”之举。  相似文献   
2.
肩部擒拿法     
刘世君  郑长林 《武当》2000,(9):33-34
肩是人体上肢之根节,为周身最灵活之关节,是肘、手的运动枢纽。技击时,蓄劲发力皆赖于肩的传递才能实施,否则肩不动手肘亦不能动,身僵体滞,技法无法实施,无法充分发挥。格斗中,采取有效的方法擒制对方之肩关节可重挫敌气。因肩关节是一个比较  相似文献   
3.
刘健康 《武当》2007,(1):35-35
堵法诀向前进逼诱敌出手,敌一有出手攻我之动机,我迅速出手将其堵回,从而制敌于半势,或半步之中。诀云:“敌不动,我不动;敌微动,我先动。”例如,敌我对峙,敌出腿欲踢我小腿,  相似文献   
4.
言良 《武当》2005,(7):32-34
明清古代《通臂拳谱》中所载的拿法共计六路,称之为六把总扣,每路又分六手,合计三十六手拿法拿法,即反筋背骨,擒拿捉捕之术。而古传通臂拳拿法中实际上又暗含擒跌技巧,即拿中有跌,擒可变摔。拳谱中称之为“智巧之法”。  相似文献   
5.
擒拿是武术中四大击法之一,是配合踢打摔等各种不同技术组合而体现出来的。笔者就十种反擒拿技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贾澎 《精武》2004,(4):6-7
和式太极拳是中国传统太极拳六大流派之一,为清代太极拳家和兆元(1810~1890年)所创。其技法十分丰富,得机得势之间发人于无形,个中奇妙难以言传!实践中综合使用拥、捋、挤、按、探、捌、肘、靠;纵横、高低、进退、反侧;套、勾、缠、扫、踢、蹬、插、膝等上、中、下三盘二十四法,因人取势,以柔克刚,由逆变顺,克敌制胜。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要"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谓数学建模,是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为数学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用该数学模型所提供的解答来解释现实问题。包括对实际问题进行提炼、抽象、简化,  相似文献   
8.
一、提出问题阶段:充分运用已有经验【片断一】出示例题:小明和哥哥去参观科技馆。有10张门票,如果小明想取出连号的两张票,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  相似文献   
9.
有位老前辈在教学经验交流会上道出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教学尤如骑驴捉尾巴,各有各的拿法。”当时引来同行一片和善的笑声。但你细细琢磨他的这句话,你就会发现在他这句话中,暗藏这样一个总体思想:树立工作目标,坚定信念,多动脑筋,  相似文献   
10.
刘法孟 《精武》2008,(5):5-8
喉部 一、齐步锁喉 1.咽喉穴位于颈前中央凹入处,适为气管之口,乃重要穴道之一,此穴道属于单穴.可拿可点.如被拿法闭住,可立致人气绝,若在拿住之时,被拿者之喉部发出糊糊之声,如尚不放手者,则被拿者必至闭气管而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