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0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一般以为老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因而战战兢兢、死守"正确".其实老师也只是一介凡人,困于知识视野和认知障碍,出错也是情理中事,关键要有平和、自信、开放的心态和民主、平等、探讨的精神,勇于接受批评,勇于纠错.最近,通过自己的两次出错,更是云消雾散、豁然青天:原来老师出错不仅对教学无害,甚至还益处多多.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2010,(1):42-43
1.胸怀宽厚,冷静对之。当遇到学生不接受批评出现极端行为时,班主任首先应冷静,暂时停止批评,千万不能为维护自己的尊严,变本加厉地处罚学生,从而激化矛盾,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班主任是教育者,而学生则是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受身心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3.
即将上课时,我在教室门口就发现不少学生刚从午睡的梦中醒来,惺忪,懒散,春困弥漫。上课了,班长喊“起立”了,学生还是稀松一片,毫无朝气,有些学生甚至在打闹。简直是无视老师的存在,一股怒火禁不住猛烧起来,于是当场点名批评了几个学生。学生还算接受批评,课堂秩序立即见好。这个小波澜对我的心情虽然有点影响,但是看到学生的表现有所好转,我也就心平气和了。  相似文献   
4.
赵丛明 《考试周刊》2010,(19):231-232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学生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班主任的教育,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点,也有缺点。如何教育他们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机智。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可塑性极强的孩子.由于他们年龄小,社会阅历贫乏,辨别是非能力差,再加上活泼好动,犯错误也就在所难免,因此班主任如何使学生知其理感其情。愉快地接受批评.改正自己的错误.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融立 《家长》2013,(4):31-33
孩子尚未形成完备的自我意识,自我反省的内在人格智力还处于萌芽阶段,因此需要家长正确引导,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典型案例吴刚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被迫选择在家乡的一所大学走读。感到委屈的他,有一天在和父亲发生激烈的争吵后,冲动之下在交给老师的卡片上写下了一句"我是傻瓜的儿子"。卡片交给老师之后,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家塞利说过:“就像我们渴望获得承认一样,我们也害怕受到谴责。”害怕批评,拒绝接受批评,逃避批评,这是学生对待批评时的常见态度和反应。但批评教育是班主任必需的教育方式之一。回忆我们每个人的学生时代,我们几乎是伴随着批评长大的。虽然我们也曾反感,但是现在我们能够理解当时我们需要从批评中获得对自我行为、能力表现等方面的评判,需要通过批评来纠正自己的言行,改善自我。作为班主任,批评教育是对学生不足的很好警示,是督促学生改善自我,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但作为班主任,我们也要反思我们的批评方式,  相似文献   
7.
“这一课,首先是有问题的。”有问题就要接受批评,就要不怕批评。另一方面,我以为一篇文章、一次教学能促进他人思考,引起别人批评,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别人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批评你,这本身就是对你的重视和负责。基于这两个方面的思考,我对廖老师的批评是尊重和感谢的。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那么对于班主任而言,如果想让学生在犯错误之后诚恳虚心地接受批评、坚决改正错误,那就要讲究批评的艺术了。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生是不是都要重创?学生受教育之后,是否都要留下被剪裁的伤疤?回答是否定的,教育不都是外科手术,教育中更多的是滋补。一般而言,人们总是不愿听到别人对自己的批评。青少年学生更是如此。但若教师能讲究批评的方式,注意批评的方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实践证明是能收到较好教育效果的。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下在这一问题上的做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老师的语言,不仅是教学的语言,更应是教育的语言。班主任语言的艺术水平直接影响到调适学生心理、处理偶发事件效果的好坏。本文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浅谈如何让学生在微笑中接受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