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9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寒食节插柳的节俗由来已久,对于这一节俗的起源及其蕴涵的原始文化意义,历来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认识,至今难有定论。本文认为:寒食节插柳滥觞于西周初期的“禁烟取火”制度,源自古人对火的崇拜,它是现实生活在节俗中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2.
吕丽娜 《教学月刊》2011,(11):41-43
古诗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原意是指一心想做成的事没有做成。没有打算有什么结果的事情却在不经意间成功了。依笔者之见,只要我们用唯物辩证法为指导,遵循客观规律,加强主观努力,有心栽花花就开,且无心插柳柳更荫。  相似文献   
3.
康宁 《高中生》2013,(9):49-49
湖南考生考前若读了《高中生·高考指导》刊发的湖南省沅陵县第一中学刘蓉同学的《灯下的守望》一文(详见2013年第5期12~13页),必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教师上课最怕什么?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对老师的话置若罔闻,只关心游戏、体育、娱乐等事情。面对此种情况,信息技术教师该如何应对呢?于是,大部分教师开始费尽心机地给学生创造情境,如分组竞赛、优秀作品展评、个性大舞台等等,手法不一而足,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内容上来。  相似文献   
5.
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巧用教材进行片段训练,可以提高农村中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老师们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尊重生成,利用生成推进课堂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益便是重要标志之一。但面对不期而遇的生成,却并不是每位老师都能敏锐地察觉并有效地利用的。真正能够随机把握生成并巧妙地利用生成,演绎教学的美妙华章,是需要教学智慧的,是必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沉淀和升华才能形成的高超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7.
这是好几年前的事了。2001年秋,当时我教的六年级班里有一位男孩儿,不到12岁,高高大大,白白净净,浓眉大眼,标准的小帅哥。他的妈妈在当时的襄樊市空压机厂上班,爸爸在电信局给局长开车。小家伙性格有点内向,不大爱说话,成绩中上等。有个星期我发现他有点儿不对劲儿,整天无精打采,精神晃忽,一直想问他是怎么回事。这天下课后,我就悄悄来到他的座位旁坐下,轻声问道:“小帅哥.最近怎么了,上课丢了魂似的?”没想到我就这么一问,小家伙竞很伤心地轻声哭了起来。我就一个急呀,在心里说:你哭什么呢?我不就这么一问吗?有话你说呀?没想到小家伙抽泣了半天,进出了这么一句话“我爸妈不要我了,  相似文献   
8.
都说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故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说法。只是真的随意那么一插就可以吗?怕是事实并非如此吧。  相似文献   
9.
说起“柳”让人很自然地想起“有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之句,从“柳”字意思上看,或许能悟出点人的感情来。人爱的是花,却不怎么喜欢“柳”,因为这里毕竟有点“无心去插柳,有意要栽花”的意思。其实,对于“柳”这并不公平,人们这么做也只能自负其责,“花不发”是正常的,“柳成荫”倒是难得的。谁都知道我国是个诗的国度,  相似文献   
10.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学中使课堂成为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让学生自主的去发现、去探索、去体验,是每一位教师的惟一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