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496篇
科学研究   16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2月的一个傍晚,我县一名年仅20岁的男青年从学校附近商场的6楼跳下自尽,在县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孩子在亲眼目睹了男青年摔死的惨状后一直津津乐道于此事。其时恰逢我班刚刚进行了语文单元测验,有学生向我反映:小A考得不太理想,担心家长的责怪,跟另一名学生说:“倒不如也死了算了。”虽说是寥寥数语,但仍引起了我的高度警惕:看来就在我们周围也有学生不能正确面对挫折,在压力面前,往往选择一些消极的做法,甚至走上极端。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对生命冷漠而轻视已不是个别现象,一味地回避现实也不是办法。因此我决定就“珍爱生命”这个话题专门上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以下是课堂实录。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时代加强大学生图书馆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宗可 《图书馆》2002,(3):64-65
本文探讨了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图书馆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图书馆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设计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依据教学Et标对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活动内容、形式、过程以及涉及的教学媒体等多种要素进行整体优化安排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主要通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性质与特色、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教师角色定位的探索,以此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广西大学学生进行课堂问卷调查分析,提出安全教育课应从学生所处安全环境出发,明确课程目标,优化教师队伍,强化以安全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理念,采取情境式教学,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郇吉兵 《天津教育》2020,(4):143-144
在素质教育稳步发展的今天,二十一世纪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主张积极地落实人才培养工作,以便为国家的发展输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本文重点阐述的是家校合作开展家庭教育课的具体策略,结合着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展开分析,明确基本的策略,保证更好地落实此项行动。  相似文献   
7.
提高心理教育读本质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没有必要为中小学生编写“心理教育读本”?是不是需要各年级学生人手一册?心理教育读本如此之多,如何提高质量?这些既是学术问题也是课程管理问题,本刊愿意就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大学生通识教育课的课堂参与以促进课程学习效果的改善,文章以某"211"工程大学面向非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管理学"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问卷调查,建立了大学生通识教育课课堂参与的心理动因及学习效果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目标追求、学习活力和课程态度是影响大学生通识教育课课堂参与行为的主要心理动因。因此,引导学生课程态度是促进大学生通识教育课课堂参与的关键,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是提高通识教育课学习效果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当代教育心理学把教学目标定义为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教学目标调节和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学的出发点、调节点和最后归宿.而心理健康教育课没有系统的教材和大纲,教学目标的设计更多地来源于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必须十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否则一节课也许上得热热闹闹,但是教学有效性不足,学生收获很少.  相似文献   
10.
试论教育管理决策研究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各类资料显示自杀已成为15~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原因,近两年,还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校园暴力、吸毒等亵渎生命的行为时有发生.因此,关爱生命教育刻不容缓.人总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独立的生命个体存在于世界上的,生命的积极活动构成了人的生活,而学校将学生的生活简单地物化、量化、功利化.那么作为个体生命的意义又在何处?这些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了先进的知识,然而缺乏最根本的道德意识--关爱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幸福有执著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