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49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74篇
教育   14580篇
科学研究   1249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590篇
综合类   497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735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386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326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349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291篇
  2016年   439篇
  2015年   781篇
  2014年   1823篇
  2013年   1085篇
  2012年   1168篇
  2011年   1242篇
  2010年   1126篇
  2009年   1014篇
  2008年   1302篇
  2007年   944篇
  2006年   746篇
  2005年   716篇
  2004年   638篇
  2003年   712篇
  2002年   443篇
  2001年   377篇
  2000年   377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考试周刊》2020,(88):67-68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综合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近些年,课程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最新的需求,适应不了新时代的要求和新课标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先进的手段和信息技术对数学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地改革。当下数和形结合的想法越来越普及,其渗透在数学的解题中,运用数和形的方法进行解题大大地提升了做题的效率,尤其是在当下的小学低年级中的使用,可以更好地使学生进行解题,学会数学。  相似文献   
3.
4.
为了探究大学生孤独感、手机成瘾倾向和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采用UCLA孤独量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人生意义感问卷,选取408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孤独感与手机成瘾倾向呈显著性正相关,生命意义感与手机成瘾倾向呈显著性负相关,孤独感和生命意义感相关性不显著;(2)孤独感和生命意义感都显著预测手机成瘾倾向,生命意义感在孤独感和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低生命意义感大学生的孤独感对手机成瘾倾向的预测力更强。因此,大学生的孤独感能正向预测手机成瘾倾向,生命意义感能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低水平的生命意义感会加剧孤独感对手机成瘾倾向的预测作用,而高水平的生命意义感会使孤独感对手机成瘾倾向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数读     
《新体育》2020,(4):12-12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国际奥委会将允许和鼓励每个参加东京奥运会的国家或地区奥委会在开幕式上派出男女各一名运动员共同担任旗手。英冠卡迪夫城队名宿、英格兰中场球员彼得·惠廷汉姆从楼梯棒倒,不幸离世,年仅35岁,惠廷汉姆在卡迪夫城效力超过10个赛季,出战457场,攻入96球。  相似文献   
6.
笛卡儿认为,任何问题都可以化为数学问题。这里的“化”意为“化归”,善于使用化归是数学家思维方式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可以这样说,化归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最基本的思想。化归,就其本意而言,就是转化和归结。数学思想是指观察、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数学意识。数学化归,广义上讲是一种数学思想,即化归思想;狭义  相似文献   
7.
8.
不等式的证明,历来是教学和测验中的重点、难点。应着眼于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应用各种方法处理具体问题,如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换元法、几何法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阐述自我效能感和目标设置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二者的关系,进而提出教师如何设置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10.
刘子华1918年赴法就读于巴黎大学医学院时,业余爱好天文,将现代天文数据同《周易》宇宙论相合,以独特的易学象数思维方法,开展研究,从而预测太阳系存在有待发现的的第十大行星而轰动欧洲。本文着重研究刘子华如何运用《周易》的象数思维方法进行其科学预测,从而首创宇宙太极中心论,综观宇宙星系;阐发两仪配偶律,探索星际关系;营建八卦家族,编排星群结构;借重阴阳平衡律,测算木王星数据以及取象比类的直觉思维之妙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