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8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
香港旺角素来是书店扎根之地,既有专营文史哲书、休闲书、风水术数书、武术书的书店以及二手书店等较小众的书店,又有简体字书店、教科书店或大型连锁式书店。不管是本地读者还是外地读者,都可从中找到喜欢的图书。近年,内地自由行无疑令香港多个零售行业受惠,包括数码产品、珠宝金饰、化妆品、时装,甚至药房和生活日用品等。  相似文献   
3.
正山东大学日前在青岛举办"方法与路径: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学术研讨会暨《文史哲》英文版首发式。来自教育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科研单位与高校的3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这一主题各抒己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司规划处徐青森认为,真正的文化走出去是思想走出去,学术期刊、学术思想"走出去",最重要的是要有非常鲜明的品格。一是要有鲜明的中国品格,保持和坚持自己的学术传统和学术风格;二是要努力适应和形成自己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高等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必须改革,改革的重大措施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新结构,以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新的思维起点,提高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趣;另一方面,融会贯通文史哲,以崭新的、系统的思维方式,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客观实在性,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颜氏家训》以札记散论的自由灵活形式,涉笔于学术研究的众多领域。其篇幅虽短,内容却非常广泛,文化内蕴十分丰富。对该书的研究前人时贤论述颇丰,但从文史哲的角度,特别是文献学角度进行全面评价,尚欠薄弱。鉴于该书是一份重要的文献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现特从文史哲方面进行评述,使之在这些研究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孔子说:"质而无文,行而不远也。"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塑造人的灵魂、改造世界观、养成优秀品质的教育课程,更应强化用文学修养包裹的思想浇灌学生的心灵花朵。一、思想政治课应加强语言艺术素养,感受浅近诗意而深远的意境,杜绝枯燥空洞的说教。"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国"。"一句话能把人说笑,一句话也能把人说跳"。同样的教材、同样的事实案例,因为授课人的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7.
正一、《文史哲》杂志特色化建设对于学术期刊来说,特色是什么?用一句话来概况,就是"不可取代性"。在学术界和学术期刊界,没有人能够无视或取代你的存在,就是期刊最根本的特色,也是立刊之本。由此而言,所谓特色化建设,就是从期刊的风格定位、选题策划,到栏目设计、内在质量,全部朝着"不可取代性"的方向去进行主观努力的过程。循着这样的轨迹去努力了、实践了,期刊特色的形成,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8.
《文化学刊》2011,(3):181-181
沈顺福在《文史哲》2010年第2期撰文指出,自由是意志的品质。自然,在中国哲学史上,经过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早期的道家的自然,其主语是人性,是人性自然。此时的人性没有任何的实质性内容,更没有主体性和意识。  相似文献   
9.
周新顺在《文史哲》2008年第3期撰文指出:“误读”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泛使用的批评术语,常常被望文生义地理解为“错误解读”而致误用和滥用。事实上,当代批评理论中的“误读”说是20世纪西方新批评、阐释学、接受美学以及解构主义等文论流派逐步发展的产物,其要义恰是以颠覆传统的正、误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10.
文史哲》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从1951年创办至今,其海内外发行量,一直稳居全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前列。《文史哲》向来坚持以传统人文学科为主的学术定位,坚持以学术的厚重性、综合的包容性、理论的深刻性、探索的前沿性为风格的价值追求,更以"昌明传统学术,锻铸人文新知;植根汉语世界,融入全球文明"为立刊宗旨。基于此,《文史哲》以日趋成熟的体制化思路,通过策划主办系列"人文高端论坛"的方式,发掘热点学术选题,抢占潜在学术制高点;通过组织专题栏目的形式,引领学术潮流。"中国文论遗产的继承与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