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7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rancis 《当代体育》2005,(9):46-49
在生活中,26岁的斯威夫特各平常人没什么两样,长得虽然不帅气,但性格开朗,朋友很多;在球场上,他绝对是个疯狂的怪兽,他的扣篮力大无比,无论面前的对手是谁,只要有机会,他就会毫不留情地在对方头上来个泰山顶般的重扣。  相似文献   
2.
若尘 《世界文化》2006,(12):24-25
斯威夫特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但父母都是英格兰人。不幸的他在出生前7个月就失去了父亲。为此,由叔叔抚养长大的斯威夫特,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1688年,他在都柏林著名的“三一学院”获得了学士学位。斯威夫特回到爱尔兰在拉勒库教区内作牧师。渐渐与英格兰政坛接触频繁,写了几本不重要的政治小册子,温和地为辉格党内某些政要辩护。党派斗争、政敌挤压、政治漩涡使斯威夫特与在英格兰教会的升迁机会渐行渐远。由于辉格党出台了反爱尔兰的政策,斯威夫特对其大为不满,撰写了很多政论性文章批判辉格党内部的贪婪和好战。他在伦敦参加了托…  相似文献   
3.
4.
近日,泰勒·斯威夫特联合纽约市旅游会展局(NYC&Company)共同宣布她将作为纽约市2014~2015年的全球形象大使(Global Welcome Ambassador)。作为与泰勒合作的一部分,纽约市旅游会展局今年启动了全球旅游推广活动"欢迎来到纽约"(Welcome to New York),该活动的名称来源于泰勒·斯威夫特最新专辑《1989》中的同名歌曲。  相似文献   
5.
《当代体育》2006,(10):66-67
  相似文献   
6.
斯威夫特文笔犀利、讽刺尖刻,以致有人给他冠以"反人类"的罪名,认为《格列佛游记》集中体现了他对人类的憎恶态度。斯威夫特并不憎恨人类。对斯威夫特的思想进行探究,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这位讽刺大师的作品,同时获得对人类社会和人性本质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英国十八世纪著名政治家、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寓言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辛辣地讽刺了当时英国的内政和外交,揭露批判了资产阶级贵族虚伪、狡诈、贪婪的人性。笔者结合原著,从分析作家作品入手,试析这部享誉世界的名著的寓意,对于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将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最后的遗言》是英国当代小说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第六部小说,其丰富的内涵使之成为当代英国文学研究中的热点。借助20世纪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论原理对这部作品进行解读,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一次心灵之旅。通过分析小说人物在旅程中逐步撕破“人格面具”,展示内心;走出“阴影”,净化灵魂;最后找到“自我”的过程,探索作品的现实意义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作为与笛福,费尔丁等英国著名作家齐名的乔纳森·斯威夫特,是18世纪英国文学史一颗闪亮之星,是一位站在其时代高点上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斯威夫特在作品中善用反讽技巧,其极具杀伤力的政治性散文《一个小小的建议》,就是因此流传至今仍让读者们回味无穷。本文旨在评析其精湛的反讽技巧,让读者更加深刻地见识到这一修辞手法是如何在斯威特手中变成了巧夺天工的鬼斧神工。  相似文献   
10.
自娱自乐     
《当代体育》2010,(3):7-7
斯威夫特,可能会把CBA史上NBA选秀顺位最高球员的纪录永远保持下去,尽管这句子读起来有些拗口,但人们很喜欢提及。似乎我们这个赛季把他从大洋彼岸招来只有以下几个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