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邱晓弋 《新体育》2013,(3):66-67
澳网女单四分之一决赛中,19岁的史蒂文斯击败网坛天后小威,爆出不小的冷门。斯蒂文斯恰巧是小威钦点的接班人,她用击败偶像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精彩演出。  相似文献   
2.
上帝一直是西方宗教信仰的中心和焦点,是人们进行膜拜和祈祷的神圣存在和终极实体,但上帝之于人的意义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本文力图通过三位诗人“以点带面”地勾画出上帝形象在美国文学史上不同时期的发展轨迹,揭示出其中潜隐的神性的“信仰之上帝”向人性的“爱之上帝”发展的宗教观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纽约的一家失物招领所,你会看到上千把钥匙(yao shi),几百副眼镜和几百把雨伞,还有一些假牙。不时还会冒出一些稀奇古怪的物品,像鸭子、结婚礼服、假腿(tui)等。毫不夸张地讲,人们什么东西都有可能遗(yi)失。一位总是丢三落(la)四的老兄实在无计可施,最后不得不在他所有的物品上都贴上标签,上面印着:“此乃大笨蛋斯蒂文斯遗失的物品,拾到者请送还布鲁克林区联合大街325号,不胜感激,并现付酬(chou)金。”  相似文献   
4.
小说《长日留痕》刻画了一位近乎"完美"却充满悲剧色彩的英国管家—史蒂文斯。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个方面构成:即本我、自我、超我,人格中的三个层次相互交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文从弗洛伊德三重人格理论视角,通过分析斯蒂文斯的本我,自我,超我三者失衡的状态,从而揭示其悲剧命运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杨倩 《图书馆杂志》2021,(1):I0009-I0012
2020年10月8日,诺贝尔文学奖揭晓,77岁的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获此殊荣。冷门人物格丽克拿诺奖,其实并不意外,至少在美国文学界是“情理之中”。自1968年处女诗集《头生子》出版以来,格丽克笔耕不辍,早已遍揽一众奖项:普利策奖、全国书评界奖、美国诗人学院华莱士?斯蒂文斯奖、波林根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等。目前著有十二本诗集和两部诗论集,中文版诗歌集《月光的合金》和《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经柳向阳翻译于2016年引入中国。  相似文献   
6.
声音     
《科学与生活》2009,(9):10-10
<正>太阳周围有不明飞行物。还不止一个,是一个飞船船队。在2009年7月22日的世纪大日全食时,中国的观测人员在太阳附近发现不明物体。于是媒体搬出美国气象学家斯考特·斯蒂文斯的"精彩发现"作老调重弹。  相似文献   
7.
斯蒂文斯的著名诗歌《坛子的逸事》以隐喻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生态伦理思想。诗人认为人类无权凌驾于自然之上,更没有足够的能力统治自然。如果人类一味侵犯自然,只会给自己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面对恒久自在的大自然,最终成为一桩逸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