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47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加坡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但在短时间内却超过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究其原因主要是采用"教学工厂"教学模式。在充分学习和理解这个模式之上,依据国情,结合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多年开展项目课程教学的实践,总结出的"宽基础、重文化、备技能、有创意"的教学模式,以推广于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2.
这个新媒体时代,媒体以及媒体人要的不是转型,而是回归,回归到媒体的两个基本属性:挖掘与传播。过去一年,是新闻客户端爆发年。据清博大数据新媒体指数团队2016年1月11日发布的《中国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发展报告》:"目前主流传统媒体的新闻客户端数量已达到231个,形成了‘东澎湃,南并读,西封面,北无界,中九派’的格局。"还有一些统计说,新闻资讯类的客户端已经超过一千个。为什么纷纷抢滩移动端一是顶层设计。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  相似文献   
3.
"无界化"教学模式是在传统的职业教育的基础上,融入"无界化"的理念,通过学、练、赛、评实现各学科、专业和课程的大融合,以促进各学科教学的交流合作与人才共享。它不仅是一种理念、一种组织方式,更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提供了"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4.
考虑高维对称正则长波方程,讨论了其孤立波解的性态,同时运用直接积分法获得了它的两组孤立波解.  相似文献   
5.
未来的互联网将覆盖到地球的各个角落,与我们生活相关的各种器具、设备都将变作终端与互联网相连,更为方便迅捷的为我们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6.
黄朝华  谢依霖 《广西教育》2013,(39):185-187
以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探索校企共创的“一二四三”实习管理模式。阐述该模式以科学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为支撑,通过制定规范化制度,打造“专业化”、“无界化”的实习辅导教师队伍,实施“培训一联系一监控一评价”的实习管理过程。形成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管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英语语法规则除规则外,也有例外。而这些例外常常是理解和学习的难点。英语不可数名词也不例外,有的是有规可循,而有的则是无规可循。传统语法对于这种无规可循的语言现象很难给出合理的解释,但若从认知的视角进行考察,就能找到合理的理据。因此,拟从认知的视角对英语不可数名词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8.
南洋理工的创新型技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实行的是一种创新型技术教育.它独创的“教学工厂“包括无界化校园、综合科技环境和经验积累共享等教育理念已得到国际职教界广泛认同.其形成的教育理论以及实现众英并存、二元合一、以人为本等教育思想的办学实践,值得我国高职院校借鉴.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有效的管理Y世代(中国的80后学生)的学习,已经关系到我国的教育成功与否。通过对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无界化团队、经验积累与分享等构建技术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分析,得出我们的高职教育必须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注重课程的开发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实现核心课程、主干课程校本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王捷 《图书馆学刊》2015,(1):103-105
无界网络环境下,读者信息需求方式与接入渠道呈现多样化发展,访问图书馆网站的移动终端数量日渐增多,将给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带来极大的挑战。从数字图书馆建设角度出发,提出制定"融合统一的网络控制、基于情境的统一安全管理和易于交付的终端使用环境"管理策略,加强移动终端设备规范管理工作,确保任何读者在任何场所、使用任意移动终端都可以安全、快捷地利用图书馆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