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1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2篇
教育   16469篇
科学研究   828篇
各国文化   153篇
体育   736篇
综合类   597篇
文化理论   157篇
信息传播   1962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92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313篇
  2020年   356篇
  2019年   253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597篇
  2015年   1262篇
  2014年   2782篇
  2013年   1234篇
  2012年   1384篇
  2011年   1711篇
  2010年   1695篇
  2009年   1427篇
  2008年   1565篇
  2007年   1085篇
  2006年   817篇
  2005年   751篇
  2004年   649篇
  2003年   487篇
  2002年   382篇
  2001年   353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奋斗     
奋斗是火,点燃熄灭的灯;奋斗是灯,照亮夜行的路;奋斗是路,引你走向黎明。奋斗是一种发奋图强的力量,像炼金的岩浆,滚烫滚烫,让我们重拾乘风破浪的豪情与勇气,不屈地与命运抗争。唯有奋斗,方能铸就灿烂与辉煌的未来。奋斗,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身陷囹圄的司马迁受尽侮辱,然而他并没有被苦难击垮,而是秉笔直书,不溢美,不隐恶,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相似文献   
2.
3.
咸丰、同治年间,郑献甫遭遇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迫在"两广"地区躲避战乱。他的诗文记录了乱世百姓的悲惨遭遇和社会的千疮百孔,对自己"流亡"的人生经历呈现出"不幸"和"幸运"的双重情感认知。从历史事件和文学创作的关系考察郑献甫的诗歌创作,可以发现乱世不仅使他的文学创作、个体情感发生变化,而且使他的诗歌风格由闲雅向"志士之诗"转变。郑献甫长达十年的避乱生活对"两广"地区的人才培养和学术交融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小练笔是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让小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信心也是小学语言课标的要求。教师应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捕捉写作讯息、创设活动,整合现有资源,学会耐心倾听,有意识地引发学生产生写作的期待和倾诉的欲望,让小练笔成为孩子轻松的心灵之约。  相似文献   
5.
利用目前世界短道速滑领域先进的多学科生物监控手段,对力量训练、赛前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生物力学手段对技术变形的提前预警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6.
《大公报》是解放前一张很有影响的民办报纸,本文着重介绍了创办人英敛之的生平及初创时期的大公报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谢灵运的《拟邺中》以建安时代邺下诗人为模拟对象,成功地模拟了曹丕记忆中“欢愉之极”的生活。但是,在拟诗中的诸子放弃了各自的理想,安于享乐生活,且忽略了曹氏父子与邺下文士之间的矛盾和摩擦,这并不完全符合史实。邺下之游是存在于曹丕脑海中的完美记忆,而谢灵运却将它扩大为一个时代一个精英群体的集体性完美记忆。  相似文献   
8.
9.
谭正 《棋牌世界》2004,(8):27-27
纽约诗画琴棋会董事郑勤霖先生也是纽约北美象棋会永远名誉会长。历届诗画琴棋雅集之棋艺部均是由该棋会加盟活动。此外,每年春节期间棋会都举办有奖象棋比赛;近年还设立青少年比赛奖项。如今的“复兴杯”及明春的“金猴杯”锦标赛都注重培养新人,提高他们的棋艺水平。这几年,郑先生在丰富社区文化活动,推广象棋方面,一直得到中华公所的肯定、支持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主动形成能力,变“学会”为“会学”是根本。而提问作为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形式是解决这一根本问题的最佳、最有效的途径。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关键,是引导学生知识结构转换的导火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要做到这点必须注意以下几个策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