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7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周维华  一声 《视听界》2002,(1):25-27
长期以来,国内的广播、电视机构报道体育赛事不用付费,有时甚至是赛事的主办方登门请求电台、电视台转播。然而,作为新世纪第一个全运盛会,九运会在全运会历史上第一次实施电视广播报道权的有偿转让,这在国内新闻界可谓引发了一场空前的“地震”。不少电台、电视台因此指责九运组委会的做法违反了国内一贯的游戏规则,更闹出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几  相似文献   
2.
有关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有偿转让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洪云 《湖北体育科技》2000,19(4):50-52,56
通过对国内外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问题的分析,指出国内体育赛事电视转播的发展必须建立转播权法规,规范转播权问题上的竞争。  相似文献   
3.
促进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的利益机制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技术创新利益的来源及其实现形式出发,分析了我国促进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的利益机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的利益机制的基本要求及实现形式,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加强技术创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5.
基因隐私权及其人格权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因技术的日益进步,个人的基因隐私不断地被侵犯.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发生的一系列人类基因资源被窃事件,不仅导致我国人类基因资源的大量流失,而且严重侵犯了我国人民的基因隐私利益.当代民法应明确用基因隐私权的权利形式保护基因隐私,并结合我国的国情,突破人格权专属性太强,难以与主体分离的传统理论,由法律直接授权权利人转让或许可他人使用其基因隐私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历史发展过程、盈利情况、价格定位依据、国际奥委会对电视转播收入的控制以及电视转播对奥林匹克运动本身所带来的影响,诣在通过对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全面研究,为我国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基因科技的发展使人类的隐私到了基因的层面。当前我国人类基因资源大量流失,基因隐私保护迫在眉睫,因此,我国民事法律应该明确基因信息属于隐私,并对基因隐私权进行严格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8.
我国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的市场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视转播权的有偿转让是目前大型体育赛事或职业体育组织者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其市场前景非常好。我国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市场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突破,但仍然存在着观念未彻底转变、知识产权意识不强、价格分歧严重、比赛产品质量不高、收入分配不合理、体育和电视媒体的体制和机制不畅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有偿转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总结了国内外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的几种营销方式及电视转播权商业开发对现代体育发展的促进作用,并结合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提出了对我国开发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注意公共信息资源的商品化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均 《新闻记者》2006,(3):32-33
我国目前职业道德水平不如人意,“职业人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和履行往往持漠视态度,而对‘权’和‘利’则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想方设法绕开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而用手中的‘权’来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利。”事实上,那些拥有公共信息的部门和个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公共资源进行有偿转让的“商品交换”倾向,在实际生活中已经现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