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8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宋代诗话中抄录的《步虚词》(仙女侍、董双成)应为中唐李德裕的作品。李德裕崇尚道教,支持唐武宗会昌的抑佛兴道,并且常将诗刻石。武当山道众为感其恩,投其所好,因而有将李作刻石之举。  相似文献   
3.
杜牧非议李德裕的言辞发表于李党全面失败之后。其乖常之举原因有三:一是出自个人仕宦前景的考量,二是抒发李德裕执政期间不受重用的怨气,三是为了家族利益的最大化。杜牧的言行是当时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世俗功利之心外化之缩影,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担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期间 ,李德裕以世人罕有的识见与魄力 ,竭力消除边患 ,开发建设西南地区 ,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这对巩固中央政权、恢复与发展西川的社会经济起了重要的作用 ,其功绩一直为后人所称道  相似文献   
5.
李德裕的施政政策和唐宣宗的爱好、经历及加强皇权措施的对比分析看,李德裕与唐宣宗暗存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李德裕位高权重严重威胁着唐宣宗的统治。唐宣宗为加强皇权,将李德裕贬死崖州,李党亦随之倒台,这说明皇权掌控着宰相的命运和牛李党争的结局。  相似文献   
6.
许建一 《语文知识》2006,(11):45-4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商隐.字义山,怀州人也。令狐楚奇其才.使游门下,授以文法,遏之甚厚。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楚善于锴,奖誉甚力,遂擢进士。又中拔萃①,楚又奏为集贤校理。楚出.王茂元镇兴元,素爱其才,表掌书记,旦子妻之。除待御史。茂元为李德裕党,士流嗤谪商隐,以为诡薄无行,共排摈之。来京都,久不调。更依桂林总管郑亚府为判官,后随亚谪循州,三年始回。归穷于宰相绚@,绚恶其忘家恩,放利偷合,从小人之辟,谢绝,殊不展分。重阳日,因诣厅事,留题云:“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又云:“耶君官重施行马,东阁无因许再窥。”绚见之,恻然,乃补太学博士。商隐廉介可畏,出为广州都督.人或袖金以赠,商隐日:“吾自性分不可易,非畏人知也。”未几,入拜检校吏部员外郎。罢,客荥阳,卒。  相似文献   
7.
究真 《海南档案》2003,(3):44-48,37
  相似文献   
8.
李德裕《文章论》主张诗文以表达思想感情为目的,反对过于讲究声律和雕琢字句,追求行文“自然灵气”,组织运用材料“虽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的创作观。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也就是文学创作中所包含的“气贯说”、“不拘音韵说”和“扬弃说”三个方面,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这些审美观念和审美标准对中晚唐文学乃至后世文艺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诱导和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韦执谊和李德裕都曾经位及唐朝宰相,都出身于世家大族,颇具文采,政治主张上都反对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但入仕途径却大不相同,韦执谊通过科举入仕,李德裕却是恩荫入仕。在仕途经历方面,韦执谊主要在中央任职,李德裕则在中央和地方交替任职;韦执谊主要从事文职工作,李德裕则文武兼备。然而,两个人的仕途结局都是被贬崖州,骨葬南溟。  相似文献   
10.
<正>五代孙光宪撰写的笔记小说《北梦琐言》记载了当时的一些文人轶事、士大夫言行和社会风俗人情,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这部笔记小说的材料,被后世引用,如元代辛文房的《唐才子传》。本文以其中文士与朝廷大臣交游的材料为依据,分析当时的文士与朝臣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