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辉 《学语文》2014,(4):5-6
当前,绿色课堂是很流行的词语,语文绿色课堂更是如此。但调查中发现许多学校领导甚至一线语文教师对什么是语文绿色课堂闪烁其辞,不得要旨。要弄清什么是语文绿色课堂,首先就要对语文学科有个准确的定位。 一、语文是关于言语的学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即是说,语文是对语言的灵活运用而不是死记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2.
正词语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点缀,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对字词教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最根本的基础,不容忽视,也不能忽视。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李海林语)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王尧语)。我在执教沪教版《大仓老师》时是这样进行词语教学的:第一步,让学生说说"若无其事"一词的意思。多数学生会用语素解词法解释——若:好像;无:没有;其:那个;事:事情。"若无其事"  相似文献   
3.
李海林同志是当今青年优秀语文教育工作者群体中我最熟悉的一位,对他的文章也就有更多的关注和欣赏。他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今年第5期的《论真实的作文》,一改过去语言理论色彩浓厚的特点,写得平实通俗,好读易懂,中学教师读者们说:“这样更好。”  相似文献   
4.
正一、背景时维葭月,序属仲冬,两岸"阅读素养学习与测量"同课异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台湾举行。台湾桃园县阳明国中蔡淑梓老师和上海师范大学李海林教授执教台湾作家洪醒夫的《纸船印象》,台湾苗栗县乌眉国中的刘怡辰老师和浙江宁波北仑外国语学校的刘飞耀老师执教台湾作家刘克襄的《大树之歌》,台北教育大学孙剑秋教授、台湾桃园慈文国中吴韵宇老师、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浙江宁波教育局教研室褚树荣老师分别对两岸的  相似文献   
5.
辛宁宁 《文教资料》2010,(11):48-49
追问式评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评课方式,对语文教师成长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作者以李海林的追问式评课为例,从加深教师对学生学习规律的认识,增进教师文本解读的能力.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的水平这三个方面对追问式评课法的实践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王华琪 《阅读》2016,(Z3):90
教书二十多年,困惑过,迷茫过,曾经认为只要进行"读读、议议、问问、说说、练练"的语文被很多光怪陆离的理念所修饰,新课标、新课程、新课改、新课堂,语文开始焕然一新,被打扮成了花枝招展的小姑娘,成了语文人都看不清也道不明的对象,"语文"变成了我眼里最复杂的词汇。处于迷茫状态的语文老师都应该静心思考,站在语文学科的原点思考,站在学生学习的原点思考,站在语文教学的原点思考。回想自己的教学经历,我向语文举了三次手,提过三次问。  相似文献   
7.
彭跃为 《学语文》2014,(4):9-10
如何确定散文教学的内容?我想,有两点应该是至关重要的,一是学生的课堂需要;二是散文的文本体式。下面我将针对这两点来探讨真散文课堂到底应该教什么。 一、满足学生的课堂需要 教学,顾名思义,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不能只着眼于自己的教,而不关注学生的学。教师在上课前总是在思考"我如何教",而忽略了"学生应该学什么"。  相似文献   
8.
<正>《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12期刊登了"逻辑知识与教学"系列文章,看了之后,感觉有话要说。上海师范大学的李海林先生在《从课程论的角度讨论逻辑知识问题》(以下简称"李文")一文的开头即说,"逻辑知识进入语文课,是一个课程论问题",并认为"课程论视角,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最合宜视角。"笔者作为一名普  相似文献   
9.
词语理解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小学各学段语文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李海林语),那么,词语理解教学怎样既扎实有效,又能推陈出新,不落俗套?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在进行课堂词语教学时,有很多属于自己的独到思考,令人眼前一亮,颇能带来启发。下面,笔者撷取薛老师的两则词语理解教学案例,感受薛老师的智慧课堂风采。  相似文献   
10.
郭跃红 《现代语文》2014,(11):65-66
汪曾祺的《五味》是一篇描写中国六种味道食物的优美散文,其中关于臭味食物,最妙的当推那一段关于臭豆腐的文字:过去上海、南京、汉口都卖油炸臭豆腐干。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因为一个大人物年轻时常吃而出了名。这位大人物后来还去吃过,说了一句话:‘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文化大革命’中火宫殿的影壁上就出现了两行大字……最高指示: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某本颇为流行的教辅用书为此还配了如下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