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教育   8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白云苍狗     
还在做小学语文老师的时候,课文里有白云苍狗这个成语。那时我初为人师,没有想到小孩子能不能理解,只是按照讲义上的解释给学生抄录道:白云苍狗,喻世事变化无常。杜甫诗:天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用沉郁顿挫来总结杜甫的诗风,我在教授《李杜诗五首》一课时,试图以新课标为指导,用拓展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来引导学生感悟沉郁顿挫四个字的内在含义。  相似文献   
3.
明代胡应麟曾称赞杜诗说:"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诗薮》)此语可谓精当,的确抓住了杜诗的特点。杜诗不是那种低吟浅唱的纤弱,不是那种不着边际的散逸,而是呈现出一种雄阔气象,挫万物于笔端,收江山于心底,是一种阔大、一种雄健,具有极大的涵盖面和冲击力,表现出一种壮美,甚至带有一种悲剧色彩。他的视野是广阔无垠的,他的声音是振聋发聩的,他的力量是横扫千军的,给人的震撼不亚于一场地震。《杜甫诗三首》写于晚年的夔州时期,笔力纵横,意  相似文献   
4.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四专题沉郁顿挫的杜甫诗,选用了杜甫的诗《客至》,在思考题中又列出《宾至》,细细品读这两首诗,同中有异。虽然这两首诗都写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时,同为迎客、招待之事,但是情味大不同。  相似文献   
5.
刘锴 《教学随笔》2011,(11):40-40
“烂醉如泥”一词常被解释为因饮酒过量而醉得瘫成一团泥的样子。 遍览古代诗文,“醉如泥”一词颇多现身:李白诗有“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之词,杜甫诗中亦有“岂藉荒庭春草色,先判一饮醉如泥”之句。  相似文献   
6.
<正>大家知道,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中的作文,总是要求不要写成诗歌。这是不是会影响大家对诗歌的热情呢?  相似文献   
7.
诗词教学以赏析为主,特别是对于古典诗词的教学而言更是如此。可是,在古典诗词赏析的教学中,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赏析什么却是一个困扰语文老师多年的教学问题。古典诗词的赏析教学究竟要赏析什么呢?首先,在古典诗词的赏析教学实践中,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赏析诗词作品的主题,通过主题探究诗词作者的创作目的;其次,在古典诗词的赏析教学实践中,语文老师要引导学  相似文献   
8.
<正>一、了解诗人,解读诗题,理解诗句,勾画能表现作者情感的词语我们常说"诗如其人",那么了解"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诗。孟子也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了解诗人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创作时的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诗歌及诗人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歌作好铺垫。诗人不同,诗风也不同,例如李白和杜甫,一个浪漫主义,一个  相似文献   
9.
<正>苏教版语文必修一教材中选录了苏轼《赤壁赋》一文,其中有一句"客喜而笑,洗盏更酌",教材中对"更酌"的解释是"重新斟酒",而对于这个"更"的读音并没有作注释。根据传统的说法,一般我们都将这个字读成"gēng",然而如根据教材注释,"更"译为"重新",作副词用,那么这个"更"字的读音应为"gèng"。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以这句话为例,将"更"字解释成"改正;改变;更换"之意,音为"gēng"。对此,笔者一直存有疑  相似文献   
10.
金宝山 《收藏界》2014,(4):115-120
2004年春,翰海拍卖公司组织拍卖,陆俨少创作的百幅杜甫诗意图册页,拍出近7000万元。这是当时中国画在海内外拍出的最高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