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期一会     
《一一》,一部约三小时的电影,我看过不止一次。第一次是在初中,看懂的只是情节。第二次是大学时全班放映,能看透的部分深了些,却隐隐带着"其实我早就看过"的虚荣,动机略有不纯。我想,中年危机时我还应该看一次,或许,去世前再来个最后的放映。生命是一期一会的事情,电影却不然,沉重无比的肉身无法束缚精神在影像世界里不断轮  相似文献   
2.
《莆田学院学报》2019,(3):74-78
从符号学的基本概念,及皮尔斯和索绪尔所提出的符号学观点出发,以杨德昌导演的现实题材电影《一一》(2000年)为例,通过对风格、人物关系、符号组合进行分析,探索导演如何通过符号呈现影片的内涵和意义,思考导演如何更好地应用符号。  相似文献   
3.
一哲 《教师博览》2007,(8):49-49
那年,演艺事业陷入低谷的蔡琴遭遇了更大的打击,与台湾著名导演杨德昌维持了15年的婚姻宣告结束。那段日子非常痛苦、茫然,蔡琴不知道该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4.
"台湾新电影"是台湾电影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页篇章,杨德昌在这段历史中占据着不是最重要但却不可或缺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一、导言 1990年代吉鲁(H.Giroux)曾提出,转向文化研究可以丰富、革新教育学研究的理论路径.[1]本文将已故台湾“新电影运动”先锋杨德昌及其作品作为研究对象,是为了实验由文化研究人手探索教育研究新路径.杨德昌电影作品恰好是很值得研究的“文化”,具有丰富深刻的“教育”内涵,其丰富深刻源自杨德昌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变迁长期深入的独立观察与思考.关于杨德昌的独立观察与思考,业界已有许多认可.法国导演阿萨亚斯曾指出,杨德昌一直在“以中国独立制片的方式来见证中国的历史性转变”.自1994年推出《独立时代》起,杨德昌便“沉迷于思考社会转型,并且在找寻解决的办法”.[2]与杨德昌携手发起“新电影运动”的吴念真也提到,杨德昌的电影“是在写论文,而非描述”[3].  相似文献   
6.
6月30日凌晨,台湾导演杨德昌因结肠癌在美国贝弗利山家中去世。他的电影细至对平民生活、社会变迁的敏感,大到对都市巨变下青少年问题、人际关系亲疏的关注,针砭社会制度,延伸到对整个国民性弱点的批判。在台湾影坛无人能出其右  相似文献   
7.
虽然杨德昌导演已经离开我们3个年头了,但作为当年承上启下地位的导演,他的作品与影响仍在继续感染着新的导演与电影研究者,他熟悉的战友也仍在电影这块战壕里继续战斗着。杨德昌的电影,尽管或冰冷、残酷,或疯狂、困惑,但同时却总有一份温情与期待,令观者痛苦着、思考着。  相似文献   
8.
正电视连续剧《原乡》的热播,让我想起那些曾经和仍然生活在"眷村"的台湾朋友们。"一二三,到台湾,台湾有个阿里山,阿里山,有神木,我们一起回大陆。"这是在京投资台商说给我的一首儿歌,据说几十年间流传在台湾岛内。词作者无从考证,但其特征很明显:一是它的时代色彩很浓,估计当年初创是配合国民党的所谓"反攻大陆"而作。能流传日久,或因寄托了去台老兵的思乡之情;二是它的生命很长,伴随着那数以万计的"眷村子弟"长大成人。所谓"眷村子弟",泛指一九四九年前后随国民党去台军中眷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