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1篇
科学研究   7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世友  栾敏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1):20-22,65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使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工学结合为主线构建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111"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满足岗位核心能力为教学目标建立课程体系,突出的特点是以工学结合为主线,完成更多的实践教学活动,且可以有效发挥行业、企业优势,借助社会力量,促进工学结合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模具的材料特性、模具设计、制造工艺及合理使用等方面人手,对板簧热成型模具的失效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热成型模具寿命延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CAD二次开发平台发展迅猛,功能较为齐全,大幅度提升模具设计效率,节省成本,增加生产力,采用参数式、图像化的操作介面,好学易用,缩短学习时间。模具图完成即可产生详细的加工说明资料及零件、材料明细表,建立了完整的标准零件、常用的模具材料、工艺参数数据库可随时调用,为广大模具设计与制造企业所采用。但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却很少有关于CAD二次开发平台用于教学中,导致学生就业后需继续深化学习才能与企业接轨。本文就在模具专业教学中引入二次开发平台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方法与过程,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对象,依托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开发了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5.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特点,就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从事相关工作岗位所需具备的专业、方法及社会能力目标,结合“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课程案例进行了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考核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6.
对当前高职项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优化课程体系与重组课程内容入手,开展了课堂与课外项目教学的深化探索。提出了采取项目与子项目结合、教师研究成果与教学内容结合、前沿先进技术与教学内容结合等措施,深化课堂项目教学;探索了以课内外融通、校内外联动以及项目深化阅读等方式,深化课外项目教学。深化项目教学能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全方位培养,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上海文化年鉴》2012,(1):96-96
市教委颁发了《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行动计划(2011~2015)》的通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逐步完善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开拓“双师型”教师成长渠道。2011年,先后开展了模具设计与制造、新任(与转岗)班主任培训等17个专业(项目)的培训工作,参训教师950人次。  相似文献   
8.
技校学生没有模具工厂经验,学习理论知识能力差,加之技工培养目标定位更接近企业实际操作.而传统的的模具教学形式和内容枯燥,教学效果差.因此,借助拍摄模拟企业生产流程的教学光盘来改进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从而使教学更接近企业现场,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相似文献   
9.
在工程设计的计算中,特别是试验分析领域及计算机辅助图形处理层面,时常需要查找数据图表或实验曲线,如果选择人工查找曲线,结果可能出现偏高或偏低等不稳定的误差,无法保证精度,而纠正这些误差也需要查阅大量资料,造成了工作效率低下。本文利用了冲模数字化设计手册软件中的大量线函数线图与数表,采用曲线拟合的方式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处理。  相似文献   
10.
国内生产的无卤低烟预制分支电缆分支体连接体的质量不稳定,容易出现表面气泡、填充不足、电缆被挤偏等问题,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做到一次成型,需要经过复杂的后期加工才能满足性能要求.本文将对国内传统工艺生产的预制分支电缆的缺点进行分析,并对环保型分支电缆工艺装备提出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