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题回放2015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六年级期末考试作文题六年级,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它给你带来了成长的快乐,也许还会有一些烦恼、寂寞……请你选择自己六年级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将题目《那一刻,我感到……》补充完整,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相似文献   
2.
【作文题目】请将"最难忘的____"补充完整,写一篇800字以内的记叙文。【题目简析】从结构上看,补全后的题目应是一个偏正短语。填补的内容,是此偏正短语的中心语,是写作的重点内容。但"最难忘"应是文章要表达的中心。补全题目,可以从人或物的角度思考,也可以从现象、行为等角度思考。她是个粗线条的女人,走路风风火火,像男人一样大步流星,没有半点女人的柔媚。她的粗心和健忘,更是让人头痛。尽管如此,我还是期待她给我的15岁生日带来惊喜。但情况比我想象的要糟糕。她把我  相似文献   
3.
正一、欲扬先抑,吊人胃口在作文中,采用这种手法,即先表达对所描写的事物或人的不满之情,然后,在一两件小事中,突然转变了看法。这种手法的好处,是能够很好地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情。需要注意的是,在转变过程中,要做到情感自然,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例:几年前,办公室前有一棵木棉树,足有四层楼那么  相似文献   
4.
正我的老妈微胖,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可是老妈长着两颗大板牙,这可大大地降低了这张脸的可爱值。所以我对老妈的大板牙很有意见,就常常劝老妈:"咱们去看牙医吧?要不去做整形?"……但都被老妈一一拒绝了,因为她说大板牙也有好处,她爱她的大板牙。有一次我到妈妈的办公室去,我和妈妈都饿了,就拿了苹果来吃,我说:"妈,我要刨皮吃。""没有刨皮器怎么刨哇?"老妈无奈地说。唉!没有办法,  相似文献   
5.
班里那点事     
<正>要说班里那点事,我就想起了我的同学小勇。初一时,小勇和我分在同一个班。他黑黑瘦瘦,头发好像从来都没有梳过,很有点原生态的味道。不过,没过多久,我对他的看法就发生了改变。你别看他其貌不扬,可他性格挺好的,和我很合得来。他总自诩"硬派小生",喜欢嘲讽女生。这本与我毫不相干,可是他如果把女生弄哭了,告到老师那儿,我的麻烦可就大了,因为我是班主任"钦点"的纪律委员。记得有一次,他把我们班的"小辣椒"小雅给气哭了,这丫头太小气,跑去告诉了班主任,于是我和小勇就都被班主任唤进了办公室。老师先批评了  相似文献   
6.
红红的,紫紫的,窗外的小花迎着清晨缕缕和煦的暖阳,但它不美。和它一样被阳光叫醒的还有我,但我就没这样的好心情去迎接它,在我看来,那刺眼的光似乎在嘲笑始终狼狈的我。我讨厌新的一天,起床,上学,吃饭,睡觉,无一例外。甚至在初中开始后,又塞入了做练习、上补习班的程序。作为一个学生,我一直都认为自己很努力。但也许是命运,让我在很多  相似文献   
7.
正学生在写记叙文的时候,怎样才能写得曲折生动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用欲扬先抑的方法,可以达到这个目的。1.先把对人物的真实态度遮一下这种写法就是在写人时,明明想要赞美某个人,却在开始时故意让其在读者心目中留下不良印象,直到在文章结尾处还原其本来面目。由于出人意料,就会形成强烈的反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在学生作文《那根银链子》中,作者把故事发生的地点选在拥挤的公交车厢里,再把聚焦的点放在一个衣着另  相似文献   
8.
车轮律动     
“哐当、哐当……”耳畔悠扬的车轮声节奏感十足地律动着。什么,这种噪声也算得上是悠扬?不错,过去的我也曾和你一样发问过;但是,自那次旅行归来,我发现我彻底爱上了它。那是一趟去拉萨的长途跋涉——高原反应所带来的眩晕伴着枯燥无味的叩击声,使我整个人都痛苦地蜷缩于卧铺上,无力地求助于耳朵里那冰冷的金属耳塞。时间的河流似乎在那一段静止,又好像被无限地延长,让我不禁有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怅惘之感。  相似文献   
9.
作文美容术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作文也需要美丽的“容貌”。反观我们一些学生的作文,由于缺少必要的规范训练,导致文面不整,语言平淡,结构松散,严重影响了作文得分。如何使学生作文更美丽呢?一、规范写作,打造作文外观美1.学会分段。一些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是简单地分三段:开头、中间、结尾。甚至有人一段到底。正确的做法是分五到八段,也就是把中间部分再分为几个层次,开头和结尾一  相似文献   
10.
温志成 《初中生》2016,(6):10-11
中考真题写作。(60分)有的人,无论远近,仿佛总在身边;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眼前;有份情,真挚浓烈,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常常萦绕我们的脑畔……他们(它们)从未走远。请以"从未走远"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