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6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百年歌自苦"--论杜甫诗歌创作中"歌"的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杜甫大量使用“歌”、“行歌”、“长歌”、“高歌”、“浩歌”、“放歌”、“狂歌”、“放歌”、“悲歌”、“哀歌”之类词来自述其创作行为入手 ,研究向来被学者忽略的杜诗与“歌”及古老的乐歌传统的深厚关系。提出杜甫以诗为歌、具有歌者意识等重要结论。文章认为 ,杜甫的诗歌创作 ,在高度的文人化、语言艺术高度发展的同时 ,又有着向属于诗歌的更为原始、自然的状态的歌的艺术传统的回归的自觉倾向。为杜甫艺术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认识角度。  相似文献   
2.
作者通过对原诗的解读,对原诗的情感流露与艺术特色进行了一定深度的分析揭示。  相似文献   
3.
唐代的诗歌,是一座姹紫嫣红都开遍的花园,而"边塞诗"就是其中风景独具的一枝。这一枝名花,在唐代尤其是国力鼎盛的盛唐红紫芳菲之后,无论宋元或明清,均无复唐时盛况了。唐代的许多诗人,并未亲历塞垣,但往往也要于边塞诗的天地去一试身手,如杜甫的《前出塞》与《后出塞》。甚至整天药罐子不离手的多病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选的《短歌行》是曹操在赤壁鏖战前写的一首古题乐府诗。在作品中作者用"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写出了那些徘徊不定的贤士们在群雄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的矛盾心理,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抒发自己心忧天下之心和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  相似文献   
5.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的名篇<燕歌行>讽刺的对象不是张守珪,而是安禄山、赵堪与白真陀罗.这可从此诗的主题、从高创作此首诗的前后一段时间高适对张守珪的态度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6.
宋晖 《湖南教育》2015,(2):35-36
所谓章法,就是写作构思的条理与法度。就像今人写议论文常有引论、本论、结论的套路一样,古诗的章法通常是起承转合。比如语文必修(三)里杜甫的《登高》一诗,首联"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意象均为登高所见,这是"起",即扣题起笔,表达方式大多有规律可循,这里是概述,列举景物;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承",承接起笔进行拓展,方式是具体描写;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转",由实转虚,由景到人,是叙说情  相似文献   
7.
雪,是天公奇妙的造化,是大自然美丽的精灵,也是诗人们情有独钟的诗思寄托物。从春秋到晚清,我国诗歌史上出现了难以计数的咏雪诗句,它们组成了一幅绵长的雪的瑰丽画卷。“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诗经·采薇》中的名句,它融情于景,用纷纷扬扬的大雪映衬归来士兵的黯  相似文献   
8.
大约是唐玄宗天宝五年。即公元746年,杜甫自东郡西归长安,结束了他在齐赵之间裘马轻狂的放浪生活,想要通过与达官显宦的交游,通过干谒。求得引荐,扣开幸福之门,谋个一官半职。正是在这一年,他写了一首七言歌行体的《饮中八仙歌》:  相似文献   
9.
初唐是歇行发展史上的关键阶段。初唐歌行的创新主要在于主题的革新,而这些革新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章从主题演变的角度对初唐歌行进行考察,并分析初唐歌行主题演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朱引玉 《学语文》2006,(6):47-47
“半”这个字在唐诗中用得极为普遍,但这个字在唐诗中到底是什么含义?今人多以这个字的本义释之,以为是“一半”。如涂元渠的《高适岑参诗选注》对高适的《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注释就是:“半死生:作战的士兵已死去一半,形容伤亡惨重。”再比如《唐诗鉴赏辞典》对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解释是:“夜半更深.朦胧的斜月映照着家家户户,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则笼罩在夜的暗影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