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唐人通过对孟母断织教子的推崇建构了有唐一代的母仪观.一方面表现为母亲对子女应严慈兼顾、恩威两全,体现在"养"与"教"两方面,即以慈爱抚养子女,同时施以威严训诫.另一方面表现为劳作与抚育子女并行,其中包含的教育意义为:对女儿而言,女红作为正统女教中的精华,通过母教对女儿熏习的渠道世代相传;对儿子更多起到勉其进德修业的教育作用."孟母教子"经典故事对于建构唐代理想母仪观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缕缕白发,总有一种记忆刻骨铭心;母亲的滴滴心血,总有一种情感眷念永恒;母亲的勤快身影,总有一种亲情温暖心间;  相似文献   
3.
一、《诗经·凯风》篇的本义:是一篇儿子们未能尽力回报母亲养育深恩和期望而自愧自责的亲情诗。本为盛赞母爱的诗歌杰作。二、汉、宋经学的玷污。《诗序》等无端地诬蔑诗中母亲:“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欲去嫁也”。《诗序》流弊很大,一直危害到今。三、《诗序》谬说经久不破的儒家诗教、经学师法、家法等原因。四、《凯风》诗的正确古义,汉晋唐宋人多奉为“千古母仪”,朱熹后来也公开改变观点,对母亲发出“不胜凯风寒泉之思”  相似文献   
4.
德庆是龙母的故乡。龙母信仰融合了古代西瓯先民的崇龙习俗,以龙母庙为信仰场所,是古代岭南龙文化乃至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唐以来,精英文化地渗入使龙母信仰得到更好地宣传,扩大了龙母信仰的影响。近年来,龙母庙的规模扩大,影响遍及西江两岸及部分海外地区。龙母信仰核心是中国传统的孝道,龙母的"母仪龙德"体现了利泽天下、奋发向上、亲和团结、赤子孝道等具有现代意义的精神,对现代化体制下提倡时代进步思想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母仪,即为母之道和作母亲的仪范。关于辽朝的母仪规范,史料记载不多。然而在出土的诸多辽代墓志中多有反映。对墓志进行梳理,从中可以看出辽代社会中"母仪"的规范和要求主要注重训育子女、主持家政等职责。这种规范和要求,是辽代社会不断发展造成的,既有辽代社会"尊母"风尚的推动,又有家族的需要和"母以子贵"的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