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3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考针对氢氧化钠命制了多种类型的考题,可以概括为性质问题、变质问题和中和反应问题等,虽然解题的根本是充分学习氢氧化钠的性质,但考虑到问题的复杂多变性,需要归纳出一些解题技巧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氢氧化钠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一种碱,有关它的性质、特别是氢氧化钠的变质是历年中考的热点,并且试题形式变化丰富,试题分值较大.只有对知识进行归纳,对题型进行分类,才能突破难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知识体系与问题解决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物质性质出发,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问题解决,强化知识体系及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在新情境和复杂情境中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寇龙锋 《考试周刊》2014,(25):153-153
<正>高三化学学习中,教师经常抱怨课堂上已讲过很多遍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学生在作业或考试中却屡次犯错。老师难以理解,学生感到委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错,笔者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究。一、高三学生化学学习中的误区成因分析重复错误,指学生在课堂上、练习作业中接触过相同的知识点或者相同类型的知识点,再次遇见时继续犯错。其原因如下:1.缺乏良好的解题习惯,丢三落四、粗心大意。例如:标况下0.1molCl2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转移的  相似文献   
5.
CO2与NaOH的反应是"常见的酸和碱"一节中氢氧化钠的重要性质之一。然而,教材中只给出了相应提示,并没有安排实验。在教学中,广大化学教师对该反应进行了许多的实验设计,独具匠心,精彩纷呈,或作为演示实验,或作为学生探究实验;有的利  相似文献   
6.
综观各地、各年中考化学试题不难发现,作为初中化学最重要的知识点和今后高中化学学习基础的"酸碱盐"在中考中一直备受青睐,每考必出,而且常考常新,推陈出新.本文以近年典型中考题为例,剖析中考对"酸碱盐"考查的重点,供参考.一、常见的酸、碱、盐  相似文献   
7.
刘祥鸽 《课外阅读》2011,(8):236-236
(2011十堰市)45、小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稀盐酸,没有发现明显现象。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滴酚酞溶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了“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王长青 《化学教学》2005,(10):19-19
原题:有6瓶白色固体试剂,分别是氯化钡、氢氧化钠、硫酸钠、硫酸铵、无水硫酸铜、碳酸钠。现只提供蒸馏水,通过下面的实验步骤即可鉴别它们。(具体内容及答案见P62)  相似文献   
9.
朱国明 《化学教学》2000,(7):42-42,15
有机化学的教学中 ,有些问题学生易出错误 ,这里提出来与大家商讨。1 氯苯与氢氧化钠教材中氯苯制苯酚的简单介绍 ,是这样说的 :铜作催化剂在高温、高压下氯苯在碱性溶液中可水解制得苯酚 ,但此段文字没有得到学生应有的重视。受到氯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物加热反应生成乙醇和氯化钠的影响 ,有很多学生简单理解氯苯在常温下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苯酚。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证实 ,常温下氯苯极难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事实上氯苯与氯乙烷有很大的不同 ,氯苯上的氯原子很难被取代 ,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氯原子与苯环之间发生了p -…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金属钠与水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之一,其知识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都较强。现行人教版必修1中有关钠与水反应的演示实验[实验3-3]仅验证了生成的氢氧化钠。但按照教材介绍的方法实验时,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1)金属钠与水反应时容易出现熔融钠起火、爆炸、飞溅等现象,安全性较低;(2)未验证生成的氢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