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戊戌变法和庚子中国议会的失败,汪康年对自己以前的活动和中国变革的前景进行反省。他认为,政府的专制集权会侵犯民众的利益,必须利用舆论对它进行监督;同时民间的过激行为又会干扰政府的改革进程,因而对民众运动也应该加以限制。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汪康年选择了中间立场,试图通过报刊舆论对二者进行双重的监督和调解,这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转型期知识分子所共同具有的角色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汪康年和梁启超在《时务报》共事期间逐渐交恶的事件为分析对象,从传播研究的角度得出的结论是汪、梁在此时期各自一厢情愿的设定想象双方关系;由分歧产生迥异的想象,在迥异的解释框架下,分歧不断产生而且逐层升级,最终导致了两人关系的破裂。  相似文献   
3.
汪康年是维新时期著名改良派报刊活动家,一生办报近10种,其在办报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种新的办报理念。在经历了诸多风雨之后,汪康年蜕变为文化保守主义者。他游走于政治家与实业家之间,时刻注意着两边的平衡。内部环境、外部刺激、社会变迁是汪康年人生定位改变之因。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7,(6):30-36
文章对比了史学和新闻学对汪康年的研究,认为汪康年是一位被新闻史误读的报人。史学研究认为,汪康年是一名维新派人士,汪梁之争是学术之争、管理权之争,汪康年是张之洞的代理人的说法不正确;新闻史研究认为,汪康年是洋务派人士,汪梁之争是维新派和洋务派之争,汪康年是张之洞的代理人。文章重点探讨了汪康年被误读的的深层次原因:即研究范式、方法论、具体研究方法、治学态度等因素共同导致了汪康年的被误读。学科的差异性和评价主体的差异性并不能成为误读汪康年的借口,新闻史研究要遵守史学研究的规范,运用史学研究的方法,评价尽可能地做到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5.
论戊戌时期汪康年的变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汪康年主张变法,提倡设议院、兴民权,强调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其历史定位应是维新派。本文提出:维新派内部也有激进和温和之分,汪康年与康有为、梁启超的分歧在于变法道路上的异趣,他们分别是温和型维新派和激进型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6.
这里说的“保守主义”,是指上个世纪初叶,一班文章报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指那些在封建制度的夹缝里办出所谓自由主义报纸的知识分子所信仰之主义(值得注意的是,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二者的结盟,在中外历史上不少见)。其中举办《时务报》的汪康年,就是突出的一位。由廖梅先生撰写的关于汪氏的专著,为我们了解这样的一位报人及其时代提供了捷径,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时务报》的出现恰逢清朝的改革开放时期,也就是所谓新政推行的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如何办报,报纸文字的宽容余地有多大,的确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课题。简单而言,在所谓的…  相似文献   
7.
甲午战争后,中国知识界经历了重大变动,一批新出现的知识群体通过创办各种报刊、学会等方式,逐步培育了近代中国的公众舆论,并形成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汪康年是这一群体的典型代表.本文拟通过阐述其在创办报刊、学会等方面的经历,凸显出其对近代中国公共领域形成和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杨娟 《新闻记者》2006,(5):71-73
1898年3月,《时务报》主笔梁启超写信给报纸总理汪康年,口气绝然:“非兄辞,则弟辞;非弟辞,则兄辞耳”。  相似文献   
9.
廖梅 《东方文化》2003,(4):4-12
书信,是从一个人手下出发,抵达另一个人手上的心灵倾诉。  相似文献   
10.
1900年是为旧历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八国联军入侵、自立军起义、中国议会的召开及“东南互保”等重大事件的发生,使这一年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关节点”。在这一年中,汪康年派、东南督抚及帝国主义势力都与“东南互保”发生着多多少少的联系,在这几种政治势力的作用下,“东南互保”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